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旧瓶新酒”—谈对三件经典作品的再创作

发布时间:2017-09-16 05:01

  本文关键词:“旧瓶新酒”—谈对三件经典作品的再创作


  更多相关文章: 经典 反复借用 时代背景 诉求与手法 有效性


【摘要】:在艺术史中,但凡对经典作品进行跨越的作品都曾被一些贬义词所定义,但随着历史的推进,那些作品往往又会演变成了新的规范新的经典。作品的成功并不仅仅是对经典标新立异的的篡改,而是艺术家恰当的表达了时代的诉求。 本文希望通过选取几件被不同时代艺术家反复借用的经典作品来展开,从而集中有针对的进行作品与作品间的比较,作品放在时代背景下的讨论,得出艺术家因诉求的不同而产生的特殊表达。 从艺术实践的角度,分析艺术家如何把对经典作品的再利用作为表达艺术家观念的有效方式。提出艺术家通过对艺术传统的深入研究再发现,,以及对当下的认识观念的介入,才能有效的借用经典使重新起作用于现今时代,并创造出新的艺术方式来触及敏感问题的表达。 同时希望通过对此艺术家对彼艺术家作品借用的区别叙述比较,比较分析艺术家的不同动机,以及借用如何成为有效的表达手法,启示自己艺术创作。
【关键词】:经典 反复借用 时代背景 诉求与手法 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导论6-7
  • 第一章 马奈《奥林匹亚》的借用与被借用7-14
  • 第一节 马奈《奥林匹亚》对提香《乌尔诺的维纳斯》的借用-----挑战经典7-9
  • 第二节 瑞妮.考克斯《奥林匹亚男孩》对马奈《奥林匹亚》的借用对西方传统理想美的断言发出挑战9-13
  • 第三节 小结艺术创作中借用经典作为一种手法如何生效13-14
  • 第二章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被借用14-21
  • 第一节 当代艺术中对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借用14-17
  • 第二节 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天价的背后17-19
  • 第三节 小结当代艺术中的借用经典成为主要手法及其原因19-21
  • 第三章 四川美术学院创作的《收租院》被借用21-28
  • 第一节 蔡国强的《威尼斯收租院》 不同时文化诉求所产生的不同意义21-24
  • 第二节 李占洋的《收租院》------借“假故事”来“真感人”24-26
  • 第三节 小结借用经典中抄袭与原创26-28
  • 结论28-29
  • 后记29-30
  • 注释30
  • 参考文献资料3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庆华;;挪用——对当代艺术中一个重要创作方法的分析[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本文编号:861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861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9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