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民族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互文性
本文关键词:“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民族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互文性
更多相关文章: 互文性 文化特质 女权主义批评 赫金 当代文化研究 符号学家 朱丽娅 文本间性 艺术表演 人类学之父
【摘要】:正在巴赫金看来各种文化领域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封闭的,而是对话的、开放的;各种文化的对话和交融正是文化本身发展的动力。互文性的理论来自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作为一种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中产生的理论,已成为当代文化研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术语之一。"互文性"(Intertexuality,又称为"文本间性"或"互文本性"),这一概念首先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解析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任何文本都是引语的镶嵌品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文本的吸收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互文性;文化特质;女权主义批评;赫金;当代文化研究;符号学家;朱丽娅;文本间性;艺术表演;人类学之父;
【分类号】:J0
【正文快照】: 厚的审美观念也在产生变化,偏离了应有的核心品质,具有了商品化的倾向,被现代电子技术不断地复制、改变、扭曲、移位,成了文化产业的一个消费品、附属品。美国人类学之父弗兰兹·博厄斯说:“我们必须把个体理解为生活于他的文化中的个体,把文化理解为由个体赋予其生命的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郦青;《一剪梅》英译的互文性对比解读[J];修辞学习;2005年03期
2 肖安法;词语的互文性与翻译困难[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3 沙家强;后现代主义的互文性美学特征探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徐涛;;语篇与语篇的“对话”──语篇互文性的理论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6期
5 陈小燕;;浅谈英汉翻译中的互文性关联[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张莉;;互文性与翻译[J];湘南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范胜福;;认知模式与批评式语篇分析中的互文性[J];科技信息;2009年04期
8 朱岚晖;;从原作的互文性看译作的互补性——以《李尔王》的三个中译本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董学文;崔柯;;克里斯特瓦的“互文性”理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祖利军;;《红楼梦》中俗谚互文性翻译的哲学视角——以“引用”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晶;;互文性在翻译中的丢失与体现——以红楼梦英译本(前四十回)中俗语翻译为例[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2 任东升;焦良欣;;《天路历程》互文翻译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互文性:摄影文学的精髓[N];文艺报;2001年
2 阎浩岗;互文性视阈中的《最后的生产队》[N];文艺报;2012年
3 张燕玲;张冲的困境:杨争光的互文[N];文艺报;2010年
4 ;也谈学术界的“互文性”问题[N];中华读书报;2005年
5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 文学院 赵雪 曹彦男;微博通缉令中的互文现象[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武建国;当代汉语公共话语中的篇际互文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侠;英汉“神舟五号”新闻报道中转述语的互文性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姚玲丽;误解的互文性分析[D];湘潭大学;2007年
3 王娟;中英文报纸新闻标题互文性对比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范胜福;批评式语篇分析中的互文性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5 霍清清;英语新闻的互文性阐释[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鄢克非;中美法庭判决书的互文性对比分析[D];云南大学;2011年
7 揭廷媛;基于互文性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D];西南大学;2010年
8 周励;对玛格丽特·德拉布尔《金色的耶路撒冷》的互文性解读[D];河南大学;2008年
9 林琳;中国产品英文广告的互文性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琛;《时时刻刻》的互文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89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889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