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勒菲弗尔改写理论下的《世界之战》三个中译本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7 20:25

  本文关键词:勒菲弗尔改写理论下的《世界之战》三个中译本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世界之战》 改写理论 翻译策略


【摘要】:威尔斯的名作《世界之战》是一部描写火星人进攻地球并试图灭绝人类文明的科幻小说。在威尔斯众多科幻小说中,这部小说因为内容深刻、讽刺现实等因素吸引了中外许多学者进行翻译和研究。在我国,最早的译本是到清末民初时杨心一所译的《火星与地球之战争》。建国后,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一之先生由俄文版转译过来的译本《大战火星人》。而在当今时代,这部小说更是受到大众的欢迎,因此翻译版本种类繁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是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由李建波翻译的《世界之战》。这三个翻译版本时间跨度大,文本之间有很大差异。 勒菲弗尔认为,翻译是对原文的一种改写。他认为影响翻译的因素主要有三种,即目的语言环境下的意识形态、主流诗学以及翻译赞助人。处于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的译者可能受到不同的意识形态、诗学的影响而对原文做出不同程度的改写,从而满足不同时期目的读者的需要。因此,本文从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角度出发,探索这三个译本的不同之处,,分析其原因。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主题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和第三章对《世界之战》这本小说进行简要介绍及概括阐述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从改写理论的三个主要因素意识形态、主流诗学以及翻译赞助人分析这三个译本的不同之处,通过各种例证对译本差异的原因进行深入探究;最后一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以往对这部小说的分析,大都集中在小说体现的观念和对人类文明的反思。很少有人对进行翻译版本研究,探讨不同译本在不同时期的影响和作用。本文在分析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了文本细读的方法,进行对比和比较研究,并举出大量的例子,从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角度加以分析和阐释,说明翻译和翻译策略确实受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希望本文对威尔斯小说翻译研究、科幻小说翻译研究以及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的应用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世界之战》 改写理论 翻译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商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Contents6-8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8-10
  • 1.1 Research Background8-9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9
  • 1.3 Thesis Structure9-10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0-14
  • 2.1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Herbert George Wells10-11
  • 2.2 Previous Study on Herbert George Wells and the War of the Worlds11-14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14-19
  • 3.1 Theoretical Background14-15
  • 3.2 Levefere and the Rewriting Theory15-19
  • 3.2.1 Patronage17
  • 3.2.2 Ideology17-18
  • 3.2.3 Poetics18-19
  • Chapter Four Analysis of The War of the Worlds’ Three Chinese Versions Under Rewriting Theory19-37
  • 4.1 An Introduction to The War of the Worlds19-21
  • 4.2 Analysis of Three Chinese Versions under Rewriting Theory21-37
  • 4.2.1 Impact of Ideology21-25
  • 4.2.1.1 Yang’s Version: Enlightened Translation for National Crisis21-23
  • 4.2.1.2 Yi’s Version: Conservative Translation under the Political Ideology23-24
  • 4.2.1.3 Li’s Version: Foreignization Translation under the Open Society24-25
  • 4.2.1.4 Summary25
  • 4.2.2 Impact of Poetics25-30
  • 4.2.2.1 Yang’s Version: Classical Chinese Style26-27
  • 4.2.2.2 Yi’s Version: Compromise between Classic and Modern Language27-29
  • 4.2.2.3 Li’s Version: Modern Language29-30
  • 4.2.2.4 Summary30
  • 4.2.3 Impact of Patronage30-37
  • 4.2.3.1 Yang’s Version: Support from the Enlightened People31
  • 4.2.3.2 Yi’s Version: Support from the Then Government31
  • 4.2.3.3 Li’s Version: Support from the Market31-32
  • 4.2.3.4 Summary32-37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s37-39
  • Bibliography39-41
  • Acknowledgements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光立;;“科幻小说界的莎士比亚”威尔斯作品述评[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朱德财;黎土旺;;从目的论角度看翻译策略的选择[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邓婕;;译者主体性与翻译策略[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4 侯维瑞;赫·乔·威尔斯的现实主义创作[J];外国文学;1985年06期

5 殷企平;威尔斯小说观浅析[J];外国文学;2001年02期

6 米亚宁;;浅论翻译与诗学[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仇蓓玲,陈桦;读者期待视野与译者翻译策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8 孙会军;郑庆珠;;新时期英美文学在中国大陆的翻译(1976—2008)[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李晶;;贯穿20世纪中国翻译史的意识形态操控行为[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吴莎;屠国元;;论中国近代翻译选材与意识形态的关系(1840-1919)[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湘东;论翻译中的意识形态因素[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贾志刚;威尔斯科幻小说创作模式和艺术手法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317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9317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c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