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善相乐”与文艺的价值追求
发布时间:2017-10-16 09:46
本文关键词:“美善相乐”与文艺的价值追求
【摘要】:荀子在《乐论》中所提出的"美善相乐"美学观点,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主要特征之一。此种美善相兼的观念在西方思想传统中亦渊源久远,直至康德确立了艺术的审美自主原则才有重新定位。"美善相乐"的实践互动具体体现为"以美储善、善中孕美",社会管治者借助文艺的情感感染性,潜移默化地实施仁政教化之主题,同时经由圣贤形象的树立,作为人们言行与人格之参照。"以美储善、善中孕美"表现在文艺实践中,就是力求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结合。在这方面,文艺实践一度存在两种认识误区:一是将艺术单纯理解为纯美的,而排除善的道德教化功能;二是把美与善的关系看成对立的双方,将审美功能与教育功能相互割裂。这两种观点都没有看到美与善的矛盾联系与相依相生性,在思想方法上具形而上的片面性。文艺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其本质特征是以形象反映生活,营构审美境界,其核心则是崇善,实现道德教化。因此,"美善相乐"就构成了文艺的内在品格与价值追求。具体而言,美是文艺作品的形式创造,而善则是文艺作品的人文关怀。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美善相乐” 文艺作品 以美储善 善中孕美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ZW017)
【分类号】:I01
【正文快照】: 美与善,都是人类追求的至上境界。两千多年来,美与善的关系,一直是美学领域中一个聚讼纷纭的话题,古今中外的许多美学家对之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美而不善非谓真美,善而不美亦为缺憾,唯有至善至美才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古代思想家荀子在《乐论》中曾提出“美善相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闵建平;;“美善相乐”:论《荀子·乐论》中“乐”之审美与意识形态性[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年01期
2 常江;邹广文;;“美善相乐”的幸福阐释[J];高校理论战线;2013年02期
3 聂振斌;;“美善相乐”与“礼乐相济”述论[J];学术月刊;1990年06期
4 赵晓芳;;“美善相乐”辨[J];人文杂志;2013年11期
5 陈良运;;“美善相乐”与“声无哀乐”——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四题[J];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6 朱志荣;;论荀子的美学思想[J];社会科学家;2009年04期
7 马征;荀子美学思想研究[J];孔子研究;2001年06期
8 高春花;;美善相乐——论荀子的礼乐关系思想[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郝强;荀子“美善相乐”的“乐教”理论[J];道德与文明;1993年03期
10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於胜成;回忆审美与现代性时间的逆返回转[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41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041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