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理论视阈下葛浩文版《丰乳肥臀》的英译
本文关键词:改写理论视阈下葛浩文版《丰乳肥臀》的英译
更多相关文章: 赞助人 诗学 意识形态 葛浩文 《丰乳肥臀》 改写理论
【摘要】:众所周知,中国著名作家莫言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翻译在其作品的传播与推广中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莫言小说的英译本全部出自葛浩文之手,葛浩文的英译本成功为目标语读者接受,将中国文化介绍给国外,开启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道路,为中国其他作家及其作品译介到国外提供借鉴。《丰乳肥臀》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其英译本又是葛浩文翻译较为成功的译本。然而事实上,国内外对比研究《丰乳肥臀》及其英译本的期刊、论文可谓是凤毛麟角,一方面,多数学者主要是从文学的角度研究莫言作品的自身的美学价值及哲学价值;另一方面,尽管有一些论文是以翻译为视角的,相关论文的研究的广度狭窄,即研究的层面比较单一,学者们主要就原著与译文的差异来研究葛浩文翻译时采用哪些翻译策略以及为何采取这些翻译策略,研究葛浩文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本论文笔者以改写理论为理论视角,不仅探讨葛浩文的翻译策略,还将英译本置身于文化背景下,研究葛浩文选择《丰乳肥臀》作为翻译对象的各种社会文化原因以及采取的各种翻译策略,使研究内容更加全面,视角更加多样化。本论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理论层面。翻译是译者为了使两种不同文化、两种语言尽量衔接融合而不断妥协的结果,因此翻译很难做到源语的完全对等,相反的,改写是绝对的。翻译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受到三种制控因素的制约,分别是赞助人、诗学以及意识形态。本论文系统分析介绍勒菲维尔的改写理论及三个制控因素,旨在让读者能够对该理论进行系统全面的认知。二.改写理论的三个制控因素操纵下《丰乳肥臀》的翻译。通过对《丰乳肥臀》中英译本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葛浩文在翻译时除了采取最常见的直译意译外,还对原作进行了大量的改写,这与勒菲维尔的改写理论不谋而合,改写是《丰乳肥臀》英译本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本论文详细分析这三种制控因素对葛浩文翻译实践的影响,首先论文分析赞助人影响文本与译者的选择;其次本论文将诗学分为主流诗学及个人诗学,并研究这两种诗学对译者及翻译过程的制约;最后主流意识形态与个人意识形态操控下葛浩文的翻译。三.个案分析。本论文举例分析葛浩文翻译实践时如何体现其对原文进行大量的改写。具体表现在在赞助人的影响下,译者对原作中叙事时间的重新安排以及对原作中拾遗补阙的省略。在诗学的影响下,葛浩文对文化负载词(习语和历史典故)的改写以及其翻译过程的特例,主要指葛浩文认知错误所导致的误译和他对人物姓名的所采取的各种翻译策略。最后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尤其是各种政治因素的影响葛浩文对原作进行了必要的删减改写。论文论证葛浩文版英译本成功的原因,指出通过对原作的改写,使得译文被外国读者接受,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审美期待和价值标准。通过研究这个成功的案例,为其他译者做出成功典范,供其他译者参考,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添砖加瓦。
【关键词】:赞助人 诗学 意识形态 葛浩文 《丰乳肥臀》 改写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7-8
- ABSTRACT8-11
- 中文摘要11-15
-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15-19
- 1.1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s of This Study15-17
- 1.1.1 Objectives15-16
- 1.1.2 Significances16-17
- 1.2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7-19
- CHAPTER Ⅱ LITERATURE REVIEW19-24
- 2.1 Domestic Literature Review19-21
- 2.2 Exernal Literature Review21-22
- 2.3 Conclusion22-24
- CHAPTER Ⅲ THEORATICAL REVIEW OF LEFEVER'S REWRITINGTHEORY24-30
- 3.1 Cultural Turn24-25
- 3.2 Rewriting Theory25-30
- 3.2.1 Three Control factors of Rewriting Theory26-30
- 3.2.1.1 Patrons26-27
- 3.2.1.2 Poetics27-28
- 3.2.1.3 Ideology28-30
- CHAPTER Ⅳ THE MANIPULATION OF THREE CONTROL FACTORS OFTRANSLATING BIG BREASTS & WIDE HIPS30-47
- 4.1 The Manipulation of Patrons30-37
- 4.1.1 The Publishing House30-31
- 4.1.2 The Selection of Source Text31-34
- 4.1.2.1 The Instinctive Value of Fengru Feitun31-33
- 4.1.2.2 The Folk Character of the Novel33-34
- 4.1.3 The Selection of the Translator34-36
- 4.1.4 The Influence of the Target Readers36-37
- 4.2 The Manipulation of Poetics37-42
- 4.2.1 The Influence of Dominant Poetics to Translator37-40
- 4.2.1.1 The Choice of the Text under the Manipulation of Dominant Poetics37-40
- 4.2.3 The Influence of Translator's Personal Poetics40-42
- 4.2.3.1 The Translator's Own Taste40-41
- 4.2.3.2 The Translator's Choice of Language Style41-42
- 4.3 The Manipulation of Ideology42-47
- 4.3.1 The Manipulation of Mainstream Ideology42-44
- 4.3.2 Goldblatt's Personal Ideology44-47
- 4.3.2.1 The Translator's Thought of Literary Translation45-47
- CHAPTER Ⅴ CASE STUDIES47-65
- 5.1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under the Manipulation of Patrons47-50
- 5.1.1 The Rearrangement of Sequence47-49
- 5.1.2 The Deletion of Appendix Part and the Supplementary Plots49-50
- 5.2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under the Manipulation of Poetics50-57
- 5.2.1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51-57
- 5.2.1.1 The Translation of Proverbs51-54
- 5.2.1.2 The Translation of Historical Allusions54-57
- 5.3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under the Manipulation of Ideology57-59
- 5.3.1 The Impact on Translation Practice of the Original under the Political Reasons58-59
- 5.4 Special Cases of Translation59-65
- 5.4.1 Mistranslation by Misunderstandings59-61
- 5.4.2 The Translation of Character's Name61-65
- CHAPTER CONCLUSION65-68
- 6.1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Thesis65-66
- 6.2 The Existent Shortages66-67
- 6.3 The Research Orientations of Big Breasts & Wide Hips67-68
- WORKS CITED68-71
- APPENDIX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旦亮;德之不纯者莫言发展[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1年06期
2 傅金祥;天凉好个秋——莫言《倒立》内蕴解读[J];名作欣赏;2003年05期
3 李敬泽;莫言与中国精神[J];小说评论;2003年01期
4 曹民光;颠倒的世界 荒谬的存在——莫言《倒立》解读[J];名作欣赏;2004年01期
5 姜智芹;西方读者视野中的莫言[J];当代文坛;2005年05期
6 朱宾忠;;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J];长江学术;2006年02期
7 朱宾忠;於可训;;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J];世界文学评论;2007年01期
8 王学谦;;鳄鱼的“血地”温情与狂放幽默——莫言散文的故乡情结与恣肆反讽[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9 葛浩文;吴耀宗;;莫言作品英译本序言两篇[J];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02期
10 殷罗毕;;封闭在历史洞穴中的想象 《蛙》与莫言暴力史观的限度[J];上海文化;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楠;;莫言:得诺奖让我惊奇又惶恐[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5)[C];2012年
2 张志忠;;跨越时空的文学对话——评《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3 ;作家评论家共话莫言获奖[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5)[C];2012年
4 白烨;;莫言获诺奖引发的一些思考[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6)[C];2012年
5 郑周明;;是“幻觉”还是“魔幻”?——对莫言诺奖授奖词翻译的辨析[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6)[C];2012年
6 刘正伟;;我看莫言与诺贝尔文学奖[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6)[C];2012年
7 杨扬;;讲故事与听故事——评《木匠与狗》[A];200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4年
8 陈欢欢;;莫言与诺奖[A];共识(2012秋刊08)——创新边疆民族宗教治理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2013年
9 ;中国作家莫言荣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5)[C];2012年
10 ;中国作家协会对莫言荣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发表贺辞[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5)[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洪军;莫言游走在多重角色中[N];中国文化报;2002年
2 赵敏;横读莫言[N];团结报;2001年
3 姜楠;莫言印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4 本报记者 吴小曼;莫言我不是一个大作家[N];华夏时报;2005年
5 本版撰稿 彭治国;莫言:当作家,因为想吃肥肉馅饺子[N];华夏时报;2005年
6 小月;回归文学本身,莫打“莫言牌”[N];中国民族报;2012年
7 樊发稼;有感于莫言荣膺诺奖[N];中国艺术报;2012年
8 记者 付小悦;莫言获奖或将推动“文学热”[N];光明日报;2012年
9 佘宗明;莫言,一只吟唱的“蛙”[N];海口晚报;2012年
10 司马心;“莫言热”中一点忧[N];解放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广远;莫言的文学世界[D];吉林大学;2010年
2 宁明;论莫言创作的自由精神[D];山东大学;2011年
3 廖增湖;沸腾的土地——莫言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朱宾忠;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何媛媛;莫言的世界和世界的莫言[D];苏州大学;2013年
6 于红珍;民俗文化资源与莫言及其文学世界[D];山东大学;2015年
7 杨枫;民间中国的发现与建构[D];吉林大学;2009年
8 斋藤晴彦;心理的结构与小说[D];复旦大学;2012年
9 南志刚;叙述的狂欢与审美的变异[D];苏州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红莉;莫言,,民间的行吟歌者[D];苏州大学;2004年
2 王佳慧;批评视域中的“莫言形象”演变[D];渤海大学;2012年
3 姜静;暴力的狂欢—论莫言的暴力叙事[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夏威;莫言对语文教育的启示[D];信阳师范学院;2014年
5 赵悦;网络莫言批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6 麻文静;莫言文学在日本的受容[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7 TRAN THI HUE(陈氏惠);莫言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8 孙月贞;论美国对莫言的接受[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9 贾国俊;莫言文学创作中的作者形象[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朱光玉;论莫言对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借鉴与发展[D];河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50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050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