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新媒体视域下民俗艺术“社火”的保护与传承

发布时间:2017-11-13 00:13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视域下民俗艺术“社火”的保护与传承


  更多相关文章: 新媒体 民俗艺术 社火


【摘要】:在民间流传千年之久的民俗活动"社火",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却在逐年减少,艺术水平也日渐下滑,服饰、造型方面的传统意味也越来越淡,社火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新闻)学院;
【分类号】:J0;G206
【正文快照】: 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如陕西、山西、何科学合理地保护和传承这项传统民俗为新媒体不会也不可能终止在某一个固甘肃、宁夏等地区,一种在民间流传已艺术,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同时,定的媒体形态上,新媒体一直处在并永久的民俗活动——社火,上演于春节期日渐有影响力的传播手段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思炎;;论民俗艺术学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卫戈;;甘肃县域民俗艺术资源评估机制探索[J];开发研究;2008年03期

3 陶思炎;;论民俗艺术学体系形成的理论与实践基础[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陶思炎;李鹏;;民俗艺术学的历史、体系与方法——陶思炎教授访谈录[J];艺术学界;2013年02期

5 黄国楹;劳动者的艺术──读《中华民俗艺术精粹丛书》[J];美术之友;2000年03期

6 王伟;;消费时代的民俗艺术与产业化研究[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年07期

7 陶思炎;孙发成;;民俗艺术的审美阐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5期

8 陈静;;浅谈民俗艺术与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11期

9 邓抒扬;;民俗艺术在现代文化环境下的生存与发展[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卢爱华;;民俗艺术产业化发展探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功振邋兰宇;王勇超和他的民俗艺术博物院[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2 记者 李卫 实习生 雷艳阳;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试营业[N];陕西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杨柳 编译;美国民俗艺术博物馆为何深陷“债务泥潭”[N];中国文化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杨维忠;民俗艺术产业化出路何在[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5 吕品田;春节民俗艺术对年味的强化[N];光明日报;2011年

6 聂传清 李鹏翔;民俗艺术:国内生根,海外开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7 王云;庆城生产各类香包产品50万件[N];陇东报;2009年

8 王云;庆城县紧锣密鼓备战文博会[N];陇东报;2007年

9 四川音乐学院 柴永柏;藏羌乡土文化民俗艺术的传承[N];光明日报;2012年

10 本报驻甘肃记者 张陇堂;小香包做成大产业[N];中国旅游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明珠;客家民俗艺术与地域性设计探析[D];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

2 逄群;胶南民俗艺术调查与研究[D];鲁东大学;2014年

3 杜n,

本文编号:1178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178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3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