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从比较文学到比较诗学——杨周翰比较文学研究的特色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7-11-21 16:13

  本文关键词:从比较文学到比较诗学——杨周翰比较文学研究的特色及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杨周翰 比较文学 比较诗学


【摘要】:作为学界公认的中国比较文学奠基人之一,杨周翰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纵观杨周翰的比较文学研究,呈现出"立足于美学的沉思""多种方法融会贯通"以及"中西诗学平等对话"三种鲜明特色,对当今比较文学及比较诗学研究仍具有启发意义。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分类号】:I0-03
【正文快照】: 杨周翰(1915-1989),我国当代著名学者、翻译家,译有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和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等作品,在文学翻译、文学史研究、以莎士比亚和17世纪英国文学为核心的英国文学研究以及比较文学研究四个领域成果卓著。杨周翰精通多种语言,中西学养深厚,历任中国比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辉;建构诗学巴比伦塔——评厄尔·迈纳的比较诗学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寻找中西比较诗学的新思路[J];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01期

3 赵炜;对新世纪比较诗学的展望——谈新世纪比较诗学建设的三项任务[J];昌吉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孟宪浦;比较诗学会走向“全球性诗学”吗——关于比较诗学终极价值的思考之一[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刘耘华;中西比较诗学如何可能?[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蒋艳萍,郑方超;论比较诗学的“比较”内涵[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王向远;比较诗学:局限与可能[J];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03期

8 黄念然;对话:比较诗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维度[J];外国文学;2004年06期

9 郁龙余,刘朝华;比较诗学的名与实[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曾艳兵;论厄尔·迈纳的比较诗学体系[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放鸣;;比较诗学视野中的文学风格论研究[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2 杨乃乔;;人,究竟在哪里可以诗意地栖居[A];东方丛刊(1999年第2辑 总第二十八辑)[C];1999年

3 ;刊首语[A];东方丛刊(2000第4辑 总第三十四辑)[C];2000年

4 王毓红;;从研究范畴看中西体裁理论的差异[A];东方丛刊(2003年第4辑 总第四十六辑)[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乃乔邋钟厚涛;比较诗学研究的困境及其策略性突围[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杨乃乔;关于“poetics”的意义及其误读[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汪洪章 周启超;“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召开[N];文艺报;2010年

4 赵炜;比较诗学的“美学沉思”[N];光明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武亚楠;中西比较诗学的空间维度[D];湖北民族学院;2014年

2 陈金星;论叶嘉莹的比较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王晓岗;叶嘉莹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邢哲婧;刘若愚和叶嘉莹中西比较诗学视阈之比较[D];河南大学;2012年

5 黄睿;翻译即改写[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钟家军;孟子“知人论世”与丹纳“三因素说”的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7 余承法;释“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2115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2115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3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