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延安文艺报刊中的“鲁迅”及其传播

发布时间:2017-11-21 18:10

  本文关键词:延安文艺报刊中的“鲁迅”及其传播


  更多相关文章: 延安 文艺报刊 “鲁迅” 传播


【摘要】:延安报刊传媒中的"鲁迅"因子经历了从"矛盾抵牾"到"同质整一"的过程。在整风前延安相对宽松、自由的文艺传媒平台中,意识形态化的集体话语与个性化的知识分子话语矛盾交织,多元并现。然而经过整风,延安报刊传媒发生根本性转变,进入党领导下的规范化、体制化的阶段,延安文人和政党领导人步调一致地言说"党化""工农化"的"鲁迅"。随着毛泽东新的"文学旗手"地位的确立,"鲁迅"的文化领军地位被取代,延安文艺界迎来了工农兵文艺思潮。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延安文艺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11&ZD113)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2014I12)
【分类号】:I206.6;J120.9
【正文快照】: 虽然鲁迅曾到西安却不曾亲赴延安,但是逝世后的鲁迅仍能“魂游天下”,即使在相对封闭、贫穷至极的延安,也有“鲁迅”的进入。自然,这不是躯体肉身的进入,而是影因精神的进入,这主要借助于报刊传媒来实现。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具有“议程设置(a-genda-setting)”功能,简言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理群;;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J];同舟共进;2006年10期

2 廖保平;;鲁迅是谁? 鲁迅在哪?[J];学习月刊;2006年21期

3 孙郁;;被分解的鲁迅[J];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04期

4 钱理群;;当代中学生和鲁迅——《鲁迅作品选读》课的资料汇集[J];鲁迅研究月刊;2009年07期

5 许杰;鲁迅精神与精神文明[J];人文杂志;1981年04期

6 阮铭;象鲁迅那样思考和战斗——在西安地区新闻出版界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J];人文杂志;1981年04期

7 武德运;鲁迅谈话辑录刍议[J];鲁迅研究动态;1986年12期

8 文烨;中文系开展纪念鲁迅的活动[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9 李逸平;;在纪念鲁迅定居上海80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上海鲁迅研究;2007年04期

10 艾辛;;评“还原鲁迅”说[J];中华魂;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辛;;评“还原鲁迅”说[A];忘年交书简二集[C];2010年

2 陈至立;;学习鲁迅,为人民奉献最好的精神食粮——在鲁迅先生逝世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致词[A];浩气千秋民族魂——纪念鲁迅逝世六十周年论文集[C];1996年

3 秦建君;;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A];鲁迅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论文集[C];1991年

4 张梦阳;;文化的内蕴与对“人”的呼唤——写于林非先生著《鲁迅和中国文化》再版的时候[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蔡正发;;鲁迅与孔子[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6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应争;;想象与反思:多副面孔的鲁迅[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袁盛勇;;不可回避的历史之重——毛泽东时代的“鲁迅现象”研究之一[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葛涛;;互联网上的鲁迅论坛研究——以“网易·鲁迅论坛”为中心[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孙郁;;冲绳的鲁迅语境[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文秋;大众能接受“鲁迅”商标吗?[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2 鲁锡堂;吃“鲁迅饭”三思[N];绍兴日报;2007年

3 周海婴 周令飞;鲁迅姓什么[N];广州日报;2007年

4 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 王健;“鲁迅,,并非整天板着脸”[N];南京日报;2008年

5 傅达林;鲁迅与法治[N];检察日报;2010年

6 吴为山;鲁迅与美术[N];文艺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杨宁舒;周令飞 中国的未来需要“鲁迅”[N];黑龙江日报;2011年

8 白峰;鲁迅精神过时了吗?[N];闽北日报;2011年

9 记者 秦德胜 实习生 黄超;让鲁迅精神在故乡发扬光大[N];绍兴日报;2011年

10 王石川;记住鲁迅,还原鲁迅,传承鲁迅[N];深圳商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宁;民俗学视阈下的鲁迅与传统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李丹;在知识阶级里的鲁迅[D];复旦大学;2004年

3 姚诚;鲁迅与自然主义[D];浙江大学;2005年

4 王元忠;鲁迅的写作与民俗文化[D];兰州大学;2008年

5 张巧玲;鲁迅:一个人的爱与憎[D];山东大学;2012年

6 毕绪龙;无法完成的自我:鲁迅自我形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肖国栋;死亡视域下的鲁迅[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田敏;鲁迅与浙东民间文化[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苏懿;鲁迅现代伦理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严冰;自由在是,人道亦在是[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宁;论“文革”对鲁迅的接受[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窦晓明;1936-1976“鲁迅传统”的形成与嬗变[D];苏州大学;2009年

3 刘明月;牺牲与拯救——鲁迅与“复仇主义”[D];青岛大学;2009年

4 周淑;战时国统区的鲁迅话语[D];西南大学;2010年

5 田朋朋;1991-2001:“鲁迅传统”的嬗变[D];苏州大学;2010年

6 邢玉梅;鲁迅与民俗文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袁慎浩;新文化传播视域下的鲁迅与《新青年》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任海峰;延安时期鲁迅现象研究[D];延安大学;2010年

9 刘斌凯;鲁迅译文编辑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姚秀锋;多疑与鲁迅的精神个性和文学创作[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11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211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c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