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我选择那条少人走的路——我的文学批评观

发布时间:2017-11-25 17:01

  本文关键词:我选择那条少人走的路——我的文学批评观


  更多相关文章: 赵逵夫 现当代文学研究 批评观 想当年 西北师范大学 杨光祖 马步升 鲁迅文学奖 古典作品 红柯


【摘要】:正一2013年8月的某一天,我们大学毕业20年后重回母校,在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会议室里,面对着赵逵夫等几位当年的老师,我作为班长发言,其中我说到了一句话,大家都笑了。这句话是:想当年,我瞧不起搞现当代文学的人,我觉得那里面没有学问,可光阴流转,如今的我已经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10年了。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分类号】:I06
【正文快照】: 杨光祖,男,汉族,1969年生,甘肃通渭人,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评委、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文化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甘肃省中青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琼林;《离骚》:男女君臣之喻及其原型追索──兼与赵逵夫等先生商榷[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2 田耕滋;致广大而尽精微──读赵逵夫著《屈原与他的时代》[J];华夏文化;2004年01期

3 漆子扬;;理论与实证结合的经典——赵逵夫先生《古典文献论丛》解读[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5年04期

4 迟征;赵逵夫教授与楚辞研究[J];社科纵横;1993年01期

5 赵逵夫;邵宁宁;马世年;;《楚辞》研究与现代学术——赵逵夫先生访谈录[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6 李小成;以广阔的学术视野,破译《离骚》的文化信息——评赵逵夫教授再版力作《屈骚探幽》[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陈旭彪;;和屈原“对话”的人——赵逵夫先生学术贡献微探[J];新学术;2008年02期

8 李建国;;论新编全先唐文的文献与体例——与赵逵夫先生商榷[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1年04期

9 汪聚应;;旧学根基 新学气派——赵逵夫先生的学术贡献及学术思想[J];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04期

10 冀凡;屈原放逐汉北说质疑与《抽思》新解——与赵逵夫同志商讨[J];中国文学研究;1991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马效军;滋兰树蕙冀枝茂[N];甘肃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陈宗立  特约记者 丁松虎;古代文史研究的“多面手”[N];光明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胡江;确立天水祭祖圣地的地位[N];天水日报;2006年

4 见习记者 胡彦军 李必强;西和县举办乞巧文化论坛[N];陇南日报;2007年



本文编号:12267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2267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a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