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超文本:后结构主义文本理论的例证
发布时间:2017-11-27 16:39
本文关键词:电子超文本:后结构主义文本理论的例证
更多相关文章: 超文本 去中心化 根茎 互文性 区别性阅读单位
【摘要】:超文本在本质上更符合人类由此及彼的联想性思维习惯。现代人文哲学和计算机科学虽分属于不同学科,但基于冲破印刷文化桎梏的相同目的,它们的思想表现出显著的聚合态势。泰德·纳尔逊和后结构主义思想家的理论模型都建构在非线性、多重性、减少作者控制和复杂的信息网络的概念之上。超文本以自身的技术特质例证了后结构主义者提出的去中心化、"根茎"、互文性和"区别性阅读单位"的思想。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1966年10月,“批评语言和人的科学国际学术会议”召开,雅克·德里达发表了后结构主义宣言式的论文《结构、符号和人文科学话语中的嬉戏》,对西方由来已久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思想提出了质疑。赫尔曼指出,“统一的结构”的想法将结构主义批评家们“封闭在一个金鸟笼里”,而后结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梅园;;超文本与理想文本关系辨析[J];青年文学家;2009年17期
2 黄鸣奋;超阅读:数码时代的文本变革[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金颖;朱霞;陈丹丹;;试论超文本阅读[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严锋,宋炳辉;关于网络的超文本、交互性与人性的对话[J];南方文坛;2002年02期
5 龙柳萍;;超文本阅读中的读者接受[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6 常升;暴慧敏;;哈利·波特飞到中国——浅谈《哈利·波特》系列中译本的成功之道[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房国霞;网络文学新特性分析[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严慈;虚拟空间改变文学的生存状况[N];社会科学报;2001年
2 张经武;传媒与文学的未来[N];中国文化报;2007年
,本文编号:1232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232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