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樱桃园》汉译本语言风格传达的个案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9 08:30
本文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樱桃园》汉译本语言风格传达的个案比较研究
【摘要】:契诃夫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其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樱桃园》始终风靡在俄罗斯的话剧舞台上,不同时代的导演从其自身对契诃夫理解的角度,与这位伟大的剧作家默默地进行着精神上的对话,赋予了《樱桃园》跨时代的文学魅力。一部伟大的剧作,要使它更加生动,更加能被人们铭记在心,其舞台效果是重中之重。在俄罗斯的舞台上,《樱桃园》戏剧中的人物通过对话、外部表情等,将其内在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很多国外的翻译家,包括中国著名的翻译家满涛、焦菊隐、童道明、耿式之等,都对《樱桃园》的翻译倾注了不少心血。在《樱桃园》中,最难通过翻译传递出来的语言风格,也正是最令译者们绞尽脑汁的问题,本研究将从“功能对等”理论视角,着重比较《樱桃园》汉译本语言风格的对等传达问题。本论文的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学术界对契诃夫的戏剧《樱桃园》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正文部分包括三个章节。第一章介绍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分别介绍了功能对等理论的概念、功能对等理论的四个层面、功能对等理论的翻译原则;第二章以“戏剧剧本的特点及翻译”为题展开论述,分别对戏剧剧本的三个特点及剧本的翻译进行说明;第三章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契诃夫《樱桃园》的汉译个案比较。分别介绍了焦菊隐和满涛两位译者及两种译本,在把握原文语言风格的基础上,运用功能对等理论,从词汇、句法和修辞层面对两个汉译本中语言风格的传达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在翻译过程中,传达风格方面虽然存在很多制约性因素,但是风格总体是可译的,只有改变死译、硬译的形式,采取灵活的方式才能真正实现风格的传译。本文以焦菊隐和满涛的《樱桃园》的汉译本为例,通过文本细读法和个案比较研究法,从“功能对等”这一翻译理论角度来研究汉译本中语言风格的传达问题,这也正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046;H3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艳;翻译中的文化转换与功能对等[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1236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236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