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场与文学的在场
本文关键词:文学场与文学的在场 出处:《学术研究》2016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围绕场外理论与场外征用的讨论某种程度上回避了对核心范畴文学场的追问与厘清。当代文论视野中的文学场范畴实为一个纷繁复杂的范畴家族,从中又可梳理出功能性、结构性、先验性、跨学科性等四种入思路径。布尔迪厄文学场论中的诸种遗忘提醒蒙昧于文学场讨论中的文学与社会学的暧昧问题,以及文学研究中在场性与反思性关系问题。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首都文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资助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在20世纪文学理论多元发展背景下,主张一种“为文学的文学理论”,可谓恰当其时。场外理论若不经转换而径直化身文学场内理论,则必陷文学理论于阐释强制性泥淖,场外征用则“抹煞了文学理论及批评的本体特征”而陷文学理论于理论桎梏。场外理论获致场内合法性的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旭;;裂变与重建:大众媒介语境下的文学场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王一;;布尔迪厄的“文学场”理论浅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3 卢政;论文学场对文化存在的基本功能[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文贵良;回到布迪厄,寻找文学场[J];中文自学指导;2004年05期
5 霍俊国;论文学场的动力学功能效应[J];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6 刘士林;文学场是怎样倾斜的?——评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J];文艺研究;2004年04期
7 郭仙;;布尔迪厄的“文学场”理论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张霞;;文学场域与中国现代“自由撰稿人”作家[J];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9 陈树千;;消费文化下的审美乌托邦——布迪厄“文学场”理论刍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02期
10 应璎;;文学场理论对文学研究的意义[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于闽梅;文学场:一个颠倒的经济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陈华文;文学场上的生旦净末丑[N];云南日报;2011年
3 朱国华;布迪厄:一个清醒的文化角斗士[N];社会科学报;2002年
4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黄平;网络文学如何进入“文学场”[N];人民日报;2014年
5 聂茂;文学场域中的民族精神[N];文艺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欣;中古文学场域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初清华;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春;布迪厄“文学场”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小兵;解读布迪厄的文学场理论[D];南昌大学;2007年
3 月丽莎(Sgarbossa Elisa);“80后”现象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4 张玉玲;“文学场”边缘的“80后”文学[D];安徽大学;2011年
5 王一;自主性·斗争性·科学性[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刘薇;论布尔迪厄“文学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郑婕;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学场域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8 郭仙;消费时代的文学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黄平丽;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文学场考察[D];山东大学;2012年
10 张倩;皮埃尔·布迪厄及其《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14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314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