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从“有”“无”的审美辩证角度看汉诗英译的局限——以《诗经》英译为例

发布时间:2017-12-24 10:32

  本文关键词:从“有”“无”的审美辩证角度看汉诗英译的局限——以《诗经》英译为例 出处:《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有” “无” 汉诗英译 《诗经》英译 局限


【摘要】: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一直都是翻译界的一大难题,诗歌自身的独特性及其负载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使汉诗英译长期在翻译界居于重要地位,也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了巨大挑战。文章试图从中国古代道家哲学思想中的"有"和"无"这一审美辩证角度出发,研究汉诗英译与哲学"有无相生"的关系,并引用《诗经》多个英译本中的一些经典例证,分析其中不同的"有"与"无"的表现情况,探求汉诗英译的局限所在,以期对中国古诗的英译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一、“有”和“无”(一)含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博大精深,百家争鸣,其中道家思想以其丰富的思辨内涵和玄妙的神奇魅力,对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产生了深刻影响,辐射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有”和“无”就是道家哲学认识世界所形成的特有范畴。[1]简单说来,“有”指具体存在的事物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智中;;汉诗英译的策略[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2 刘华文;;叶威廉的诗歌模子论与古典汉诗英译[J];译林(学术版);2011年Z1期

3 徐层珍;;古典汉诗英译比较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4 张智中;;汉诗英译的篇章之美[J];英语教师;2013年02期

5 魏家海;;王红公汉诗英译的文化诗性融合与流变[J];外文研究;2014年01期

6 王爱红;;汉诗英译中叠音词翻译之初探[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2013年Z5期

7 符蓉;易来宾;;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汉诗英译中的风格再现——以《江雪》两译本为例[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卓振英;汉诗英译中的“炼词”[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12期

9 孙贵兵;;关联理论在汉诗英译中的应用探析——以李白的《静夜思》英译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年09期

10 卓振英;汉诗英译的总体审度与诗化[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朱媛媛;汉诗英译主客体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春霞;动态注意力视阙下的汉诗英译的动态识解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娜;古汉诗英译的跨文化视角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4 石倩;雷克斯罗斯汉诗英译中的误译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3年

5 张e,

本文编号:1328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328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4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