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学中的性灵派——论徐志摩的诗学思想与诗论风格
本文关键词:中国现代诗学中的性灵派——论徐志摩的诗学思想与诗论风格 出处:《现代中文学刊》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现代诗学 新性灵派 徐志摩 文学批评形态 中国话语
【摘要】:文学批评是否应该科学化?以诗话词话及小说评点为代表的更重兴会与妙悟的传统文学批评形态是否应当传承发扬?性灵化的文学批评在当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格局中是否应有一席之地?这三个问题是关乎中国文学研究前途和中国现代文论话语建构的重要问题,值得关注和深思。现代诗人徐志摩主张诗歌是性灵的抒发,并以"活泼无碍"的创作境界作为自己的理想。与此相呼应,在文学批评与鉴赏层面,他高度推崇个性化的"整体领悟",而不是科学化的机械分析。本文认为,徐志摩既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性灵派,也是中国现代诗学中的性灵派,与明清性灵派相呼应,他可以说是新性灵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崇尚"性灵"的诗歌创作观,反对教科书式机械分析的文学批评观,以及"独抒性灵"、激情四射的散文体诗论有其不容忽视的价值,对于深思文学批评的科学化问题以及如何建构现代人文学的"中国话语"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Abstract]:Should literary criticism be scientific? Should the traditional forms of literary criticism, represented by poetic words and comments on novels, be inherited and carried forward? Should the spiritual literary criticism have a place in the overall pattern of the stud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hese three questions are the important issues concerning the future of Chinese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Xu Zhimo, a modern poet, holds that poetry is the expression of spirit. And take the creative realm of "lively without hindrance" as his own ideal. In response to this, in the literary criticism and appreciation level, he highly respected the individualized "whole comprehension". This paper holds that Xu Zhimo is not only the spiritual school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but also the spiritual school in modern Chinese poetics, which echoes with the spirit school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e can be said to be a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the neo-spiritual school. His poetry creation view of advocating "spirit of nature", his literary criticism view of textbook mechanical analysis, and "the sole expression of spirit". The poetic theory of scattered style, which is full of passion, can not be ignored, and ha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for pondering over the scientific problems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how to construct the "Chinese discourse" of modern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澳门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I052
【正文快照】: 徐志摩的诗论不多,重要的有《汤麦司哈代的诗》《济慈的夜莺歌》《拜伦》《白朗宁夫人的情诗》《波特莱的散文诗》等数篇,除此之外,他在为《晨报副刊?诗刊》《新月》等所写的前言、后记、征稿启事如《诗刊放假》《征译诗启》等文中,以及在诗集的序跋、文学讲演和部分记人记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小平;由“徐志摩热”谈起[J];中国检验检疫;2001年01期
2 马容;徐志摩诗歌中隐现的传统文化精神[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陈伯良;徐志摩书信的最新编集[J];出版史料;2004年04期
4 许欣;;风格即人——赏读徐志摩的散文[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5 罗小洁;感美感恋最纯粹的刹那——徐志摩《偶然》的解读[J];名作欣赏;2005年02期
6 李友桥;;简论徐志摩诗歌的漂泊主题[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7 于倩;孙书平;;浪漫诗人的人间情怀——论徐志摩诗歌的现实性[J];枣庄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蓝善康;;徐志摩《云游》的生命解读[J];西安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9 陈学勇;;不能这样抨击徐志摩[J];博览群书;2010年08期
10 雷文学;;徐志摩:自然哲学哺育出的自然诗人[J];菏泽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倪婷婷;;“浓得化不开”——论徐志摩的散文创作[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2 张惠国;;徐志摩与京剧[A];中国演员(2010年第3期总第15期)[C];2010年
3 雷敢;;试论徐志摩诗歌的审美理想和艺术个性[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毛迅;;徐志摩诗艺的四种美学境界[A];东方丛刊(1996年第2辑 总第十六辑)[C];1996年
5 毛迅;;徐志摩诗艺的内在结构分析[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6 罗振亚;;徐志摩诗与闻一多诗的美学差异[A];闻一多研究集刊(纪念闻一多诞辰100周年)[C];2004年
7 袁善腊;;我看《旋转的镜面》[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来新夏;徐志摩鲜为人知的另一面[N];北京日报;2005年
2 杨志芳;永远的徐志摩[N];法制日报;2003年
3 止庵;关于徐志摩[N];黑龙江日报;2000年
4 吴德健;析二封《徐志摩致傅斯年函》的真伪[N];美术报;2002年
5 袁进;一个鲜活的徐志摩[N];文艺报;2001年
6 苏晓;诗人徐志摩传奇人生《西天的云彩》首现舞台[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王学海;徐志摩对两性和谐的追求[N];文艺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徐蕾;徐志摩:弃美赴英为罗素[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9 晓川;黄磊 激情演绎徐志摩[N];甘肃日报;2000年
10 李国涛;这部《徐志摩传》[N];中国文化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伟;文学翻译家徐志摩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刘景兰;徐志摩诗歌语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羽生;“二徐之争”研究之述评[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郭黛晶;徐志摩报刊编辑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罗莉;自由之美的追求与歌唱[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安颖;浪漫到古典:徐志摩美学思想的嬗变[D];扬州大学;2008年
5 郑夏兰;徐志摩译诗音乐美解读[D];中南大学;2010年
6 江莎;天教歌唱的痴鸟[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毛贵贤;中西文化视野中的徐志摩诗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卢韫;徐志摩唯美主义实践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翱;徐志摩政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10 刘天浩;徐志摩诗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938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393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