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姓“公共”——探究当代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公众性
本文选题:公共艺术 切入点:城市公共艺术 出处:《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与此同时,我们却发现我们生活的人居环境却大不如前。生活在钢筋水泥铸造的现代城市丛林中的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生存价值的重要性。公共艺术做为一种彰显都市文化特点,美化都市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生活品味的一个重要元素,正日益受到市民大众广泛的关注。 从总体来看,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创作活动方兴未艾,但绝大多数处于空洞凌乱状态,相关理论研究也显得相对滞后。本篇论文以论述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中的“公共性”为主题,详尽的阐述了公共艺术基本概念、特性、功能;对我国公共艺术发展历史沿革作了系统的梳理,指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指明我国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中的人,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应建立良好的契合关系。在纵览西方国家公共艺术经典之作后,对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我国当代公共艺术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具体建议。 本文旨在通过对公共艺术相关理论的研究及国外相关领域经典案例的阐述,希冀对我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实践及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has improved obviously, but at the same time, We find that the living environment we live in is not as good as before. People living in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cast modern urban jungle are beginning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survival value. Public art is a feature of urban culture. Beautifying the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improving people's life taste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which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the public. Generally speaking, urban public art creation activities in China are in the ascendant, but most of them are in a state of emptiness and chaos. The related theoretical research is also relatively lagging behin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ublic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public art in China, and elaborates the basic concepts,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public art in detail;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combs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art in China,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t the present stage,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environment is an indivisible whole between the urban public art and the people in the city. Public art and urban development should establish a good relationship. After reviewing the classic works of public art in western countr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 public art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And points out our country contemporary public art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proposal.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public art and expound the classical cases of foreign related fields, hoping to be of benefit to the creation,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contemporary public art in China.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莉娜;;公共艺术:从美化环境到重塑城市[J];上海采风;2011年08期
2 张倩倩;;论城市公共艺术的戏剧性[J];大众文艺;2011年15期
3 郅敏;吴为山;;提高公共艺术的文化价值——吴为山访谈[J];美术观察;2011年07期
4 张松;城市:生活的艺术与艺术地生活[J];艺术·生活;2005年01期
5 邓军慧;;关于将环境陶艺引入南昌公共空间的若干思考[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6 沈世龙;;公共艺术专业发展路径探究[J];文教资料;2011年18期
7 秦蕾;;陶瓷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百家;2010年S2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孙德惠;;打造具有诗意的城市公共艺术新空间——我们需要艺术地生活[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2 ;世界城市建设的哲学思考——“2010·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哲学会分论坛综述[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华 市献计献策办公室供稿;关于加强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建议[N];唐山劳动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乔燕冰;解读城市公共艺术[N];中国艺术报;2011年
3 记者 何超;官产学名家聚廊坊 论道城市公共艺术[N];廊坊日报;2011年
4 隗瑞艳 ;直接拷贝:城市公共艺术的“死胡同”[N];中国文化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戎明昌邋林亚茗 通讯员 张其明;盖楼预算留0.5%给公共艺术?[N];南方日报;2008年
6 阎承骏;构想城市公共艺术区[N];大连日报;2008年
7 方捷新邋沈世龙;当下公共艺术的文化使命[N];中国文化报;2007年
8 日本立命馆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艺术历史美学教授 仲间裕子 本报记者 乔燕冰;城市公共艺术,21世纪的艺术景观[N];中国艺术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汤璇 通讯员 董福强 冯卫南;城市雕塑求好不求多[N];广东建设报;2006年
10 吴小非;传承三苏文化 塑造城市品牌[N];眉山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华鹏;哈尔滨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马佳;城市公共艺术项目运作组织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黄艳华;公共艺术姓“公共”——探究当代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公众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赵旭;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研究与思考[D];天津科技大学;2010年
5 O@冬梅;中小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差异化策略[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6 沈宇飞;城市公共艺术与女性[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杭挥天;西安地域文化载体之城市雕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8 李国亮;当代中国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与评价的人文尺度初探[D];厦门大学;2009年
9 刘玉华;从美学角度分析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传承与创新[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王婷;民族性与西化—当代中国城市公共艺术[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564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564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