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从文化差异谈汉藏谚语翻译

发布时间:2018-03-10 02:18

  本文选题:谚语 切入点:汉藏翻译 出处:《西藏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谚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它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出深刻哲理的固定语句,其产生和发展深受文化的影响,包括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发展等因素。谚语在汉藏民族语言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汉藏文化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谚语翻译对文化交流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翻译研究已经从纯语言的层面转向文化交流层面。翻译不仅是语言和文字之间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两种文化交流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译者不仅要具备双语能力,还要深入了解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谚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因素和文化特征,它的翻译不仅涉及到语言之间的转换,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谚语翻译的难点所在。如果不使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处理文化因素和文化差异,在翻译中难免会出现文化误解和文化流失。为此,本文主要从文化的角度研究汉藏谚语翻译中所出现的文化传输问题,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翻译理论和研究基础,探究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和文化差异的具体方法。本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简略地介绍了谚语的概况及基本特征,具体比较了汉藏谚语所体现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发展等文化共性和文化差异,并指出汉藏文化差异赋予了两种语言独特的文化魅力,同时也给汉藏谚语的翻译带来了一些困难。因此,译者应该对汉藏谚语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要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第二章简要论述了汉藏谚语翻译的标准,然后介绍了归化和异化的定义及其理论基础,回顾了它们之间的争议且深入分析两者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汉藏谚语的翻译方法;第三章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结合相关学者的观点,探讨了汉藏谚语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以更好地实现汉藏谚语文化内涵的有效传译,希望本文可以为目前汉藏谚语翻译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有效的补充。
[Abstract]:Proverbs are the quintessence of a national language. They are fixed phrases widely spread among the people that reflect profound philosophy in plain language. Their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are deeply influenced by culture, including the living environment, customs, and religious belief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other factors. Proverb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hinese and Tibetan national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ar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ibet. Therefore, the translation of proverb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cultural exchanges. With the increasing frequency of cultural exchanges, the translation of proverb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ranslation studies have shifted from pure language to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a process of language and text conversion, but also a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Therefore, the translator should not only be bilingual. We also need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qu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he nation. Proverbs contain a great deal of cultural factor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translation involves not only the conversion of languages, but also the full consideration of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This difference is the difficulty in the translation of proverbs. If cultural factors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are not dealt with properly,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 and cultural loss will inevitably occur in translation.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cultural transmission problem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d Tibetan proverb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and combines the relevant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research base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proverbs, and compares the living environment, customs and habits embodied by Chinese and Tibetan proverbs. Religious belie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other cultural commonalities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ibet give the two languages unique cultural charm, and at the same time bring some difficulties to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Tibetan proverbs. The translator should have a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embodied in Chinese and Tibetan proverbs. Chapter two briefly discusses the translation criteria of Chinese and Tibetan proverbs,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s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domestication and alienat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isputes between them and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m. On this basis, the translation methods of Chinese and Tibetan proverbs are put forward. Chapter three combines the views of relevant schola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some problems needing atten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d Tibetan proverbs in order to better realize the effec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Chinese and Tibetan proverbs. It is hoped that this paper can provide some effective supplements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d Tibetan proverbs at present.
【学位授予单位】:西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214;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蓝迪;;《汉藏语学报》2008年第1期出版[J];民族语文;2008年02期

2 李萍;;试论汉藏翻译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其他[J];民族翻译;2010年01期

3 赤列德吉;罗爱军;白玛德吉;;简析汉藏传统翻译实践的特点[J];西藏科技;2011年09期

4 宾秀英;;浅谈汉藏翻译中词语的正确选择[J];民族翻译;2013年02期

5 徐世璇;第三十一届国际汉藏语会议在瑞典召开[J];民族语文;1998年06期

6 边巴卓拉;;浅谈行政公文汉藏翻译的作用及意义[J];青年文学家;2013年36期

7 邹立波;;清代至民国时期康区的汉藏通婚研究[J];藏学学刊;2009年00期

8 大普布次仁;略谈汉藏翻译中的直译方法[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0年02期

9 索贝;历史上的汉藏翻译述略[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黄树先;宏观的观察,精细的分析——读《汉藏语同源研究》[J];语言研究;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诺明花;刘汇丹;吴健;丁治明;;基于关联度的汉藏多词单元等价对抽取方法[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2 徐文堪;;略论汉藏语言与民族的起源及迁徙[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3 米勒;史淑琴;;关于敦煌汉藏对音的几个问题[A];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13年

4 赵维纳;刘汇丹;于新;吴健;张普;;面向汉藏辅助翻译系统的平行语料库建设[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才让太;;佛教在汉藏民族关系中的贡献——兼谈藏区寺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A];共识(2013春刊09)——民族关系中国梦 讲信修睦行宪政[C];2013年

6 潘悟云;;汉藏二族,血肉相连——生物学与语言学的视角[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7 戴庆厦;;汉藏语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8 看卓才旦;金为勋;洛智华;朋毛扎西;;汉藏翻译系统中的动词处理研究[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才藏太;;基于规则的汉藏机器翻译系统中二分法的句法分析方法研究[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扎洛;索南仁欠;;汉藏机器翻译中复句的翻译规则研究[A];中文信息处理前沿进展——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五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璐;共叙汉藏情意 共话美好未来[N];岳阳日报;2014年

2 傅伟 马疆虎;首部《汉藏法律大词典》面世[N];中国民族报;2011年

3 傅伟 记者 马疆虎;首部《汉藏法律大词典》面世[N];西藏日报(汉);2011年

4 本报记者 王鸿良;汉藏同根[N];北京日报;2001年

5 智敏 浙江上虞多宝讲寺住持;沟通汉藏 利益群生[N];中国民族报;2014年

6 中共青海省委书记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强卫;提高审判工作服务大局能力的有力举措[N];青海日报;2012年

7 傅显舟;汉藏乐舞艺术的多彩呈现[N];中国艺术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姚起亚;“情歌故乡”再唱汉藏深情[N];无锡日报;2007年

9 吴健礼;漫话古代汉藏天文历算文化的联系[N];西藏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张玉玲;禅古寺:见证汉藏军民一家亲[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葆卫;汉藏大学生道歉行为对比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2 王海燕;民国时期汉藏佛教界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江荻;论汉藏语言演化的历史音变模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吴明娣;汉藏工艺美术交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多杰措;浅谈谚语翻译难点及其翻译策略[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2 牛哇吗多杰;论汉藏句子结构规律与翻译[D];西藏大学;2016年

3 才华杰布;浅析汉藏短语翻译方法[D];西藏大学;2016年

4 德拥;汉藏口译过程与方法探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5年

5 贡觉罗布;浅论汉藏缩略语对比与转换[D];西藏大学;2016年

6 梁会方;汉藏音译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青海师范大学;2014年

7 贾浩洁;汉藏双语跨语言语音转换中韵律控制方法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

8 满拉才让;从文化差异谈汉藏谚语翻译[D];西藏大学;2017年

9 单增卓玛;略论政论文的汉藏翻译[D];西藏大学;2017年

10 拉巴次仁;浅谈汉藏科普翻译[D];西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91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591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e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