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翻译本体论下《瓦尔登湖》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7 15:14

  本文选题:翻译本体论 + 《瓦尔登湖》 ; 参考:《宁夏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翻译的本质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行为或过程。翻译行为的实现离不开原作,译者,译作和目标语读者,这四大要素决定了翻译行为的特殊存在。翻译的本体是指构成翻译行为的根本要素及其内在关系,对上述翻译行为中的四大要素进行研究,就构成了翻译的本体研究,相应的理论就构成了翻译的本体理论。本文旨在把翻译本体理论运用到《瓦尔登湖》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中,来探讨本体分析的方法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意义以及译者创造性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本文共有五个部分组成。本文第一章解释了选择《瓦尔登湖》作为对比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结构,《瓦尔登湖》是19世纪美国著名文学家梭罗的代表作,该书写作风格清新脱俗,语言幽默流畅。在当今世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失衡的背景下,现已成为具有生态意识的一部经典之作。为了拓宽人们的精神视野,通过译者更有效地对原作进行意义传递,从而能够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和想象空间。本文从翻译本体论出发研究文本对比,强调在翻译过程中翻译学的内部结构系统中各要素同等重要,能够为散文翻译开辟出一条描述性和动态的新途径。第二章阐释了《瓦尔登湖》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时介绍两个中译本的艺术特点:一个是由徐迟先生翻译完成,另一个是由许崇信和林本椿合译,两个具有影响力的中译本分别代表两个世纪,文本对比的研究特点显著,能够让读者容易理解。其次对现有的翻译理论进行总结,呈现其理论特征。从而本文作者发现翻译本体论是翻译学的内部结构系统的研究,同时能够更好地解释文本,译者,译作和读者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第三章是本文的理论框架部分,首先解释本体和本体论的概念,其次是说明翻译本体论的特点,翻译的本体是作为实践行为的存在,翻译研究的重点是翻译的本体,那么这种研究就是翻译的本体研究;如果侧重的是翻译的本体之外,就是一种相关研究。本体研究是译学的根本,相关研究影响译学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持。最后,表达了翻译本体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第四章重点扩展两个中译本中四个本体的对比研究。本文作者从翻译本体论角度对中译本比较分析,分析原作的写作风格,比较两位译者不同的个人经历和翻译背景,着重探讨这两个译作在词汇、句法和篇章上的差异,以及读者的阅读反映,从而客观地体现两译本中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第五章是结论部分。翻译的本质就是传达信息,翻译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它必须有一个从原作、译者、译作到译作读者的转换过程,这一转换过程中各要素不同,就会产生不同具体的翻译实践,从而使翻译本体表现为不同的本质。首先是选择经典作品翻译,译者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在译文中充分地再现原文的文体风格,然而因为英汉语言在文化背景上的巨大差异,在译文中译者不可能在表达和思维上完全再现原文的全部特点。本文通过对《瓦尔登湖》的翻译本体研究,揭示了文学翻译的基本规律、性质和特点。文学翻译的本质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语言转化活动,译者是翻译审美活动的主体,译者的创造性和主体性表现在其不拘泥于原作的内容和形式,能从整体上把握原作的思想、功能和艺术特色,并把它们用地道的目标语表现出来,从而展现文学翻译的艺术性和翻译的跨文化传播特征。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046;H31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文钦;;重返大自然的心灵之湖——读《瓦尔登湖》[J];农电管理;2009年09期

2 陈爱华;;时间的玫瑰:国内《瓦尔登湖》翻译出版情况研究[J];中国出版;2011年08期

3 何玉蔚;;《瓦尔登湖》与中国大学教育的缺失[J];文学教育(上);2012年02期

4 李毅;对《瓦尔登湖》中译本的几点意见[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4年06期

5 冯亦代;宁静的《瓦尔登湖》[J];读书;1997年11期

6 艾萍娥;;试论《瓦尔登湖》中的简朴生活[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14期

7 杜爱民;;寻找《瓦尔登湖》[J];中华散文;2006年08期

8 刘宝;;生态和谐之美与理性之光——《瓦尔登湖》的美学艺术赏析[J];考试周刊;2011年57期

9 张群芳;《瓦尔登湖》的生态意蕴[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6期

10 龚晓辉;进入《瓦尔登湖》[J];名作欣赏;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晓宁;;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传统主义批评解析《瓦尔登湖》[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波;《瓦尔登湖》的仿制品还有意义吗?[N];工人日报;2007年

2 吴锡平;心灵和现实的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3 赵荔红;三格客栈:《瓦尔登湖》似的生活[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4 深圳商报记者 夏和顺;《白纸黑字》抒写中国《瓦尔登湖》[N];深圳商报;2012年

5 徐春培;静湖之思[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2年

6 张少恩;阅读《瓦尔登湖》[N];工人日报;2002年

7 杨灏;一生中的一本书[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8 黄里;美国自然文学——感触与我们平行的世界[N];四川日报;2014年

9 孙  群;如水淌过心灵的文字[N];中国教师报;2005年

10 兰守亭;《瓦尔登湖》:梭罗独居湖畔孕育出的珍珠[N];中华读书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采国润;《瓦尔登湖》在中国大陆的传播学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霞玲;奈达功能对等视角下对《瓦尔登湖》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3 罗媚媚;论《瓦尔登湖》中的世界主义思想[D];南京大学;2013年

4 刘颖;翻译本体论下《瓦尔登湖》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D];宁夏大学;2016年

5 赵英;《瓦尔登湖》生态思想和中国的接受[D];厦门大学;2009年

6 王巍;《瓦尔登湖》中的生态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范钦佩;《瓦尔登湖》—生态思想和实践的朝圣历程[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8 张辉;多元文化语境中徐迟译《瓦尔登湖》的现代诠释[D];中南大学;2006年

9 陈晨;《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思想解读[D];扬州大学;2008年

10 邹玲平;《瓦尔登湖》的生态美学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64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764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d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