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本质的情境主义阐释
本文选题:文学本质 + 张江 ; 参考:《文艺争鸣》2016年10期
【摘要】:正一、强制阐释与审美特质2014年张江发表《强制阐释论》一文,引起巨大反响,众多学者相继参与讨论,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引发热议的原因,自然是一言难尽,但是此文的确道出了许多文论学者心中的困惑,那就是文学研究可以表现为任何形态,但越来越不像文学研究。20世纪以来,西方文论新见迭出,城头频换霸王旗,各领风骚十数年。如果说形式主义、新批评等流派秉承近代美学的无利害原则,通过语言分析来树立并捍卫文学的自足性,让人们为发现文学的内在本质而兴奋,到了60年代,则是风气大
[Abstract]:First, the compulsory interpretation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published by Zhang Jiang in 2014 caused a huge response, many scholars have participated in the discussion, a time has become a hot topic. The reason for the heated debate is, of course,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say anything, but this article does reveal the confusion in the minds of many literary theorists, that is, literary studies can be expressed in any form, but less and less like literary studies since the 20th century.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of the new see, the head of the frequency for overlord flag, each leading coquettish more than ten years. If formalism, new criticism and other schools uphold the principle of non-interest in modern aesthetics, establish and defend the self-sufficiency of literature through linguistic analysis, and make people excited to discover the intrinsic nature of literature, by the 1960s, it was a general trend.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文学院;
【基金】:山西大学2015年中央提升董志刚人才事业发展经费(rsc674) 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工程(2013)的支持
【分类号】:I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敏俐,高瑞民;论“五四”前后文学本质问题探讨的价值与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5期
2 雒海宁;试论文学本质的归纳[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罗宏;文学本质追问与价值论观照[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4 董学文;凌玉建;;在困境中突围——关于当前文学本质研究的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5 沙立玲;彭翠;焦兰坤;;先锋叙事与文学本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8期
6 殷晶波;;回归·探析·前瞻——文学本质再思考[J];前沿;2010年03期
7 王彩虹;;试析文学本质与意识形态的关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8 李红波;;文学本质的解构与语文教育的失语[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9 杨明琪;;文学本质新论[J];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10 靳义增,勾俊涛;文学本质的历史反思[J];南都学坛;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燕世超;;文学本质的再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2 董学文;;文学本质界说考论——以“审美”与“意识形态”关系为中心[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龚举善;;试论文学本质的多向生成[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4 王朝元;;多维视域下的文学本质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董学文;;文学本质界说:曲折的跋涉历程——以自我理论反思为线索[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6 万娜;;我国文学理论建设之初对文学本质的认识:“美的情感”论[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张继月;与人高度相关的文字更接近文学本质[N];国家电网报;2014年
2 杨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以作家簇分析法思索科幻文学本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三焦;另类阅读与文学本质[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郑讴 编译;新形式主义重新定义文学本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志先;多重解构的游戏[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郭富平;1990年代以来文学本质界说范式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761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776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