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现代:主义的问题与问题的主义——对夏中义先生及其学案派倾向的批评
本文选题:别现代 + 主义的问题 ; 参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摘要】:通过对夏中义先生朴学主张及其所代表的学案派个案的诊断,得出朴学方法的有限性和只能作为美学方法的补充的结论。近百年来中国学术史、思想史上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实际上可以简约为主义的问题和问题的主义。主义的问题在于我们缺乏主义但又不去建立主义,又在于许多外来的主义并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或者运用不当,因而主义的问题就是主义被搁置了。而问题的主义在于,对任何问题的思考和把握,其主张和路径、方法自然构成主义,但关键在于是否敢于声称并坚持这个主义。因此,对学术和思想来说,主义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别现代作为一种理论创新,其主张来自于主义的问题,而又建构问题的主义。与朴学的回溯历史不同,主义的建构指向未来,但同时也有自己的标准去衡量美学的成就并评估"美学先人祠"的人选。美学之所以为美学,除了其学科性,还在于它的思想性、抽象性、主义性,任何以文献"逗哏""捧哏"的方式想要成为美学家的话语表达,都会与美学渐行渐远,乃至小学盛行、大学隐匿。
[Abstract]:Based on the diagnosis of Xia Zhongyi's theory of Park and the case of his case study, the paper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method of simple learning is limited and can only be used as a supplement to the aesthetic method. In the last hundred years, Chinese academic history, ideological history and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problems and doctrine can in fact be reduced to the problem of doctrine and the doctrine of problem. The problem with doctrine is that we lack it but do not establish it, and that many foreign doctrines do not conform to the reality or misapplication of China, so the problem of doctrine is that it has been shelved. The doctrine of the problem lies in the thinking and grasping of any problem, its propositions and ways, and the method, but the key lies in whether it dare to claim and adhere to this doctrine. Therefore, for academics and ideas, doctrine is an insurmountable hurdle. As a kind of theoretical innovation, the idea of modern theory comes from the problem of doctrine and the doctrine of construction of problem. Different from the backtracking history of Park, the construction of doctrine points to the future,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its own criteria to measure the achievements of aesthetics and to evaluate the candidates for "the ancestral Hall of Aesthetics". The reason why aesthetics is aesthetics, in addition to its discipline, is that it is ideological, abstract, and ideological. Any attempt to become the utterance of aestheticians in the form of "straight" and "straight" documents will gradually go further away from aesthetics. Even in primary schools, universities are hidden.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别现代语境中的英雄空间解构与建构问题研究”(15BZW025)阶段性成果 上海高校高峰学科建设计划资助“中国语言文学”阶段性成果 上海师范大学艺术学理论重点学科(A-0233-16-002014)
【分类号】:I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怀祺;;《明儒学案》,一部开风气的学术史著作[J];史学史研究;1990年04期
2 余贵林;简评《明儒学案》研究中的两种观点[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3 吕敏敏;;初探初中英语“学案”教学[J];学苑教育;2010年22期
4 李烨;;浅谈英语“学案导学”教学[J];考试(教研);2011年07期
5 曹彩云;;科学使用英语“学案”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12期
6 李红娣;;以学案为载体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2年04期
7 同朝阳;;学案编写之我见[J];新课程(下);2013年04期
8 刘兴淑;;“学案体”研究现状述评[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05期
9 崔红伟;;学案导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09年07期
10 朱勇弟;朱晓兰;;英语教学实施学案导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淑娟;;浅谈学案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袁廷新;;学案的编写和使用[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3 陈丽英;;关于英语预习学案的思考[A];中国名校卷(广东卷)[C];2013年
4 戴济林;;对初中数学导学案编写与设计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5 曹玉洲;;初中英语学案设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路径[A];2013年7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6 冯东生;;浅谈基于学案的历史教学过程优化的思考[A];2013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张泽元;;实施学案导学 推进有效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北卷)[C];2012年
8 易善忠;;普通高中“学案导学”教学法初探[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湖南卷)[C];2013年
9 马贵龙;;如何提升学习导航(即学案)的编写水平[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山西卷)[C];2013年
10 纪林香;;学案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南省浚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海峰 张明新;从“教案”到“学案”如何转变?[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鲁子问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英语课程标准专家组成员;源于草根的学案能否长大[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虞城高中 张义亮;如何编写和应用历史学案[N];学知报;2010年
4 ;好学案要能化枯燥为乐趣[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河南省浚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海峰 张明新;让“学案”带出好教师、好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罗炳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学术史著作——《明儒学案》[N];光明日报;2001年
7 如皋市磨头中学;学案 新课程理念的产物[N];江苏经济报;2008年
8 记者 王利强;忻州十一中“学案进课堂”受欢迎[N];山西日报;2009年
9 山东省高密市注沟小学 翟锡魁;学案的编写与落实[N];学知报;2010年
10 河北献县第一中学 林志江;化学学案设计的原则[N];学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绍鹏;学案导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渤海大学;2015年
2 朱婧;高中思想政治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D];渤海大学;2015年
3 陶仙;初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艳飞;初中语文学案中的生成性课程资源利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学案导引、分层教学”模式探析[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刘延美;以学案为载体的高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与评价的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7 陆晓峰;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探究型学案编制与实施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8 周仙子;语文教学中个性化学案的设计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9 徐芳英;初中生物强化重要概念教学的学案导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10 韩镇鸿;导学案在乡镇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聊城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81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781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