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本位论视角下的英语儿童文学《柳林风声》汉译
发布时间:2021-03-22 17:16
儿童文学作为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在传统上,儿童和儿童文学一直处于边缘状态,对儿童及其文学的关注不足。五四前夕,“儿童本位论”的提出为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带来了希望,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儿童,开始关注儿童文学。儿童作为儿童文学的主要读者,有其特殊性。他们的心理、认知各方面都不同于成年读者,所以儿童文学的翻译要特别注重儿童的视角;因此,儿童本位论是最好的理论指导。本论文开篇综述了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认为儿童文学注重语言词汇的选择,用词浅显易懂,避免生僻拗口;句型句式比较简短,看上去简洁舒服;同时语言富含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和节奏感强。之后,笔者对儿童本位论做了比较具体的介绍,包括其内容、特点、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以及对儿童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认为以周作人、鲁迅、郑振铎、郭沫若等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形成了以儿童本位论为基础的儿童文学翻译观。然后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儿童本位论在该儿童文学汉译本中的应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其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探讨,包括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以及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等多种翻译方法。本论文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以儿童本位论为理论基础来探讨儿童文学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希望对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I046
本文编号:1874470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I04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2.1 用词浅显
2.2 句式简短
2.3 音韵优美
3. 儿童本位论
3.1 内容及特点
3.2 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3.3 儿童本位论对儿童文学翻译的指导
4. 儿童文学翻译策略与方法——以《柳林风声》自译本为例
4.1 翻译策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
4.2 翻译方法
4.2.1 增译法
4.2.2 省译法
4.2.3 转换法
4.2.4 换序译法
4.2.5 正反译法
4.2.6 仿译法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翻译资料
致谢辞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眉睫;;周作人最早提出“儿童本位论”吗[J];博览群书;2012年04期
2 冯乐堂;“儿童本位论”的历史考察与反思[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3 方卫平;输入与传播——从“儿童中心主义”到“儿童本位论”[J];浙江师大学报;1993年02期
4 何群;吕家乡;;儿童本位论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诞生[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6期
5 孙建江;杜威“儿童本位论”及其与中国儿童文学的关系[J];云南社会科学;1995年01期
6 孔维玲;;试论周作人儿童文学观的溯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7 王雅琴;;论“童心论”批判[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8 宋爽;;“儿童本位论”的实质——评陈伯吹的《儿童文学简论》[J];读书;1960年12期
9 林飞;要从整体上研究儿童文学的本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10 刘晓东;;2012年度中国儿童文化理论研究述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本文编号:1874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874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