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艺术特征
本文选题:艺术特征 + 外来艺术文化 ; 参考:《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摘要】:关于明治维新时期的艺术特征,虽然国内外均有不少专家学者对此做过讨论或论述,但是基本上是从各个艺术门类史的纵向上对明治时期的艺术特征进行的分析,通常只局限在一种门类艺术史自身。文章用二级学科艺术学的研究方法从横向上对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主要艺术门类的发展与变化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分析政府政策、社会思潮、艺术思潮、时代特征、日本艺术发展传承的特点以及日本国民性,结合当时艺术发展现象否定了将艺术西化风潮等表面现象当作该时期艺术特征的结论,认为明治维新期间的艺术特征是日本艺术在矛盾中寻求西方艺术、非西方艺术、日本传统艺术发展平衡点的过程。
[Abstract]:Regarding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iji Restoration period, although many experts and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discussed or discussed it, it is basically an analysis of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iji period from the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y of various art categories. It is usually confined to one kind of art history itself.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main art categories in Japan during the Meiji Restoration period by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e secondary subject art,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overnment policy, the social trend of thought, the trend of artistic thought, the trend of thought of the tim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apanese art development inheritance and Japanese national character, combined with the phenomenon of art development at that time, negate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superficial phenomena such as the Westernization of art were regarded as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at period.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Meiji Restoration period are the process of Japanese art seeking the bal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art, non-western art and Japanese traditional art in contradiction.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13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永波;;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李道先,侯曙芳;简论徽派古民居建筑的审美特征[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3 王乐琼;;现代设计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李秀岩;郭振宇;;通俗音乐文化审美气质的变异与本真回归[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5 付海菊;包永江;;由画入化——中西绘画背后的文化差异性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6 李静;;日语中的外来语看日本文化的开放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7 王娟;;音乐艺术“激活”科学思维活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8 李雪;黄菁;;电脑效果图的表现魅力——科学与艺术的交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9 昝楠楠;陈刚;;北京奥运建筑艺术美漫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10 柯璜莹;;从樱花看日本人的生死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倩;;苏新宏“新生态”艺术的价值[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夏宁博;;作为一种艺术传播方式的艺术批评[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3 杨娅萍;;有容乃大——试论新时期美术教师前进的方向[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李树榕;;艺术是“特殊的意识形态”吗?——对艺术本质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沈心敏;王之栎;刘雨川;;试议摩擦学的美[A];第七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二)[C];2002年
6 张海萌;;江户时代文学的特质与分类[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7 袁恩培;张磊;;论包装设计中艺术通感的视觉传达[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张璋;段嵘峰;刘晗;;在地学科普中探索“地学艺术”之路[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2年卷[C];2012年
9 董焱;;以舞蹈关注生命健康——中国当代健身舞蹈的价值体系研究[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2年
10 陈咪咪;;批评言语行为中日对照研究——以电视剧为题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戴向东;中日传统家具文化比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4 杨佴e,
本文编号:1960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960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