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浅析“关联思想”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发布时间:2018-06-12 01:15

  本文选题:关联思想 + 关联性 ; 参考:《鲁迅美术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艺术往往通过外在的表现形式、创作方法、主体思想等要素构成了完整的艺术作品,其中作品所产生的思想体现了艺术的价值。随着社会发展,文化艺术要想保持着新鲜的生命力,就需要不断创新,艺术创新是作品的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的不断改变,艺术当随时代。因而,艺术的创新也代表了一种文化的活力与生机。本文以一种新的艺术思维方式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发现具有这种思维方式的艺术作品在表现形式上具备共同的特点,它们削弱了外在造型的美感并且把材料当做概念使用,既而注重材料素材间所创造的内部偏逻辑性关系。这种思考方式的改变对艺术作品创新带来一定帮助和影响,也改变了观众对艺术的体验。本文分四个部分阐释了“关联思想”在艺术中体现:第一部分,提出“关联思想”这种艺术思维方式,从关联词义上解释逐步引申到对“关联思想”的哲学定义,由浅入深的解释什么是艺术中的“关联思想”。第二部分,通过带有“关联性”思维的艺术作品为例,对这些艺术作品外部感观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并归类出能够使艺术作品中出现“关联性”的两个契机。第三部分,分析与其相类似的艺术作品的区分与重合。第四部分,以观众的角度对这种“关联思想”艺术作品进行解读,在审美判断上与欣赏其他艺术相比有何独特之处。最后,对“关联思想”在艺术作品体现的整体特点进行总结概括。总之,“关联思想”思维含义以“关联”的词义解释为出发点,对带有“关联性”感受的艺术作品进行由表及里的解释什么是“关联思想”,以及如何更好地对体现“关联思想”的艺术作品进行审美判断。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在后现代艺术中形成了一种逻辑思维强烈的艺术作品,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艺术作品逻辑思维追求的体现,它提醒艺术家们思维发散的同时也要增强艺术思维的逻辑性。这种艺术观念不仅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一种方式,它同样也促使了一种新的艺术理念产生。
[Abstract]:Art often forms a complete work of art through external forms of expression, creative methods, subject thoughts and so on, in which the ideas produced by the works reflect the value of ar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f culture and art want to keep fresh vitality, they need to innovate constantly. Artistic innovation is the constant change of the content, form and means of works, and art should follow the times. Therefore, the innovation of art also represents the vitality and vitality of a cul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rt works in a new way of thinking, and finds that the works of art with this way of thinking have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form of expression, which weaken the aesthetic feeling of the external modeling and use the material as a concept. Pay attention to the material created by the internal bias of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The change of the way of thinking helps and influences the innovation of art works, and also changes the audience's experience of art.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o explain the embodiment of "relevance thought" in art. In the first part,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artistic thinking mode of "relevance thought", which is gradually extended from the meaning of relevance word to the philosophical definition of "relevance thought". Explain from the shallow to the depth what is the "association thought" in the art. The second part, through the art works with "relevance" thinking as an example, to these works of art external perce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search and analysis, and classified can make art works appear in the "relevance" two opportunities.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distinction and coincidence of similar works of art. In the fourth part, the author interprets this kind of art works from the angle of audience, and compares the aesthetic judgment with the appreciation of other arts. Finally,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levance thought in the works of art. In a word, the thinking meaning of "relevance thought" takes the meaning of "associ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explains from the surface to the inside of the works of art with the feeling of "relevance". And how to better reflect the "relevance thought" of art works aesthetic judgment. This unique artistic style and expression form a kind of artistic works with strong logical thinking in post-modern art, which is the embodiment of people's pursuit of logical thinking of artistic work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t reminds artists of divergent thinking, but also to enhance the logic of artistic thinking. This kind of artistic idea can not only become a way of artistic creation, but also promote a new artistic idea.
【学位授予单位】:鲁迅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景星;艺术作品的多义性[J];东南文化;2000年11期

2 ;张大我踪迹艺术作品[J];中国艺术;2000年01期

3 ;杜大恺艺术作品[J];装饰;2000年05期

4 ;海鸥艺术作品[J];装饰;2000年06期

5 孙式彦;孙式彦玩偶艺术作品[J];美术;2001年06期

6 ;艺术作品欣赏[J];华夏星火;2001年09期

7 陆中秋;;艺术作品欣赏[J];华夏星火;2001年11期

8 ;艺术作品欣赏[J];华夏星火;2001年05期

9 ;艺术作品欣赏[J];华夏星火;2001年10期

10 张文波;浅谈艺术作品魅力之所在[J];丹东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艺术作品[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2 毛娟;;体育教改动向:由技能传习到文化传承——对体育艺术作品内容的新认知[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3 梁章贤;;桥梁外貌与环境[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城市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4 刘路喜;;有感而发[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丽萍;专家探讨艺术作品如何塑造国家形象[N];光明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董城;学生艺术作品缘何被抢购[N];光明日报;2014年

3 编译 王悠然;男女两性评价艺术作品侧重点不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刘修兵;该怎样用艺术作品塑国家形象[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傅其林;不为人知的杰作[N];文艺报;2009年

6 徐刚;雕塑不能放错了地方[N];中国艺术报;2013年

7 杨琪;怎样欣赏艺术作品[N];学习时报;2007年

8 郑丽虹;改革创新精神在艺术作品里生辉[N];深圳特区报;2008年

9 郭之纯;健康的文化生态强调包容性[N];工人日报;2010年

10 欧阳逸冰;儿童艺术作品:期待精美[N];光明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华森;山寨式沉浸体验与艺术作品的互涉[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2 孙月;音乐意义存在方式并及真理自行置入艺术作品的形而上学研宄[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3 金敬姬;艺术—无意识的象征产物[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云秀;我国著作追续权制度的立法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胡兆璇;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产生的教育条件及功能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3 吴立冬;情感与形式[D];湖北美术学院;2015年

4 陆亨瀚;临摹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5 谢楚如;广东省陶瓷职业技术学校艺术作品展示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5年

6 金大朝;调侃与表达—中国当代艺术关于对“伪神圣”的“调侃”之解析[D];北京服装学院;2016年

7 宋爽;论绘画作品中的色彩语言[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8 魏臻;公共场所中的当代艺术[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9 林子涵;表达内心的真实—梦境(潜意识)与艺术作品的结合[D];西安美术学院;2016年

10 赵宁;论海德格尔的艺术沉思[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075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0075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4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