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强制阐释论”系列研究的理论建构意义——兼就几个问题做进一步商讨

发布时间:2018-07-04 19:48

  本文选题:张江 + 西方文论 ; 参考:《文艺争鸣》2017年11期


【摘要】:正一近年来,张江先生以"强制阐释论"为理论核心的西方文论批判与当代文论话语重建问题的系列研究,不啻一股强劲的旋风,猛烈地搅乱了中国文论界的一池春水。"强制阐释论"是对当代西方文论的基本特征和根本缺陷的批判性理论概括与分析,此论认为当代西方文论强行征用各种发生于文学场外的理论或科学原理来规约和解构文艺,或以前置的立场裁定文本意义和价值,或以非逻辑论证和反序认识的方式强行阐释经典文本,或以词语贴附和硬性镶嵌的方式重构文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 series of studies on the criticism of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in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which is the core of Zhang Jiang's theory of "forced interpretation", has been a powerful whirlwind, which has stirred up a pool of spring waters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 The theory of compulsory interpretation is a critical theoretical summary and analysis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fundamental defects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which holds that contemporary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forcibly requires various theories or scientific principles that occur outside the literary field to regulate and deconstruct literature and art. They either rule on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the text in a preemptive position, or forc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ssical text in a way that is not logical and counterintuitive, or reconstitute the text by affixing words and rigid inlays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I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艳萍;史家视野 思者襟怀——读张玉能《西方文论思潮》[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周德利;中西方文论批评中的倾向性问题略考[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3 徽君;追上世界文论发展的步履——读《最新西方文论选》[J];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04期

4 代迅;全球视野中的本土化选择:近百年西方文论在中国[J];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04期

5 侯洪;汉语经验之翼的回响——从高校教材资源建设看西方文论在当代中国[J];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06期

6 王敬民;试论西方文论中语言观的流变[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3期

7 夏腊初;西方文论中的“自然”含义辨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黄立;西方文论翻译与中国化问题[J];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04期

9 吕俊;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与翻译学的构建[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单小曦;;“世界-作家-作品”的动态存在——西方文论关于文学存在方式研究的理论范式之一[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代迅;;汉译西方文论探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胡疆锋;;西风东渐30年——西方文论与新时期中国文论建设[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徐新建;;西方文论在中国:观察、回顾与思考[A];东方丛刊(1999年第2辑 总第二十八辑)[C];1999年

4 高艳萍;;2012年西方文论研究报告[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记者 杨琳;“公共艺术在张江”要创造诗意园区[N];上海证券报;2007年

2 郭英剑;应注重构建西方文论研究中的对话角色[N];文艺报;2010年

3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孙绍振;反思西方文论审美缺失 重建文本解释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时胜勋;精神历险与思想前沿对话[N];文艺报;2009年

5 李世涛;西方文论的对话式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9年

6 杨吟;张江进行式[N];经济观察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王研;学习西方文论并非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N];辽宁日报;2011年

8 张开焱;西方文学理论话题移植的得失[N];文艺报;2005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张珊珊;西方文论,,终止于大师身后?[N];社会科学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贾楠;西方文论中艺术与美关系理论之历史变迁[D];延安大学;2015年

2 郭仁超;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与西方文论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3 李玮;西方文论中写人理论的基本问题[D];新疆大学;2007年

4 李俊伟;西方文论中诗与真理关系理论的历史变迁[D];延安大学;2010年

5 师会敏;20世纪西方文论文化转向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党薇娟;西方文论中表现观念的历史变迁[D];延安大学;2011年

7 崔玲玲;西方文论中国化历程中的朱光潜(1918-1949)[D];湖北大学;2012年

8 桂哲;“空白”—艺术的灵魂[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97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097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f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