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文性视角看冰心文学创作在翻译作品中的映射
[Abstract]:This thesis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riter and translator's literary creation and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textuality. Intertextuality has developed in two directions since it was introduced into translation studies: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The practice direction is represented by HarTim and Mason. They focus on the translation of intertextuals in the text. However, the direction of theory is gradually closer to deconstructionism, which holds that all texts absorb and transform other texts, while history, culture, society, ideology and so on can be regarded as texts. Inspired by this,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intertextual elements such a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ideology, living environment, literary taste are reflected in the literary works and translated works of writers and translators, and how their literary works are reflected in the translated works. Bing Xin is a famous woman writer in the 20 th century. She is also an excellent translator who has translated a lot of literary works in Asia and Africa. One of Bing Xin's favorite works is Kiburun and Tagore. Her translations of Kiberon's the Prophet and foam, Tagore's Gitangeli, the Gardener's, are well received by reader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ideology, living environment and literary taste, which are embodied in Bing Xin's literary works and the four translated works mentioned above, and how to translate them from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symbols. Writing style and ideology reflect his literary creation. By studying Bing Xin's case, it is hoped that it will be helpful to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iginal works of the writer and translator and the translated works.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046;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孟影;;冰心·吴文藻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J];八小时以外;2011年07期
2 野莽;;冰心与她的相片[J];北方文学;2006年03期
3 张翼;;女性意识的中国改造——《两个家庭》中冰心女性意识浅析[J];语文知识;2011年02期
4 马文樝;;“互文性”对翻译研究的影响[J];商品与质量;2011年S6期
5 高玉华;;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探析新闻英语标题的互文性[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李曼;;福克纳的神话——《我弥留之际》的互文性策略[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7 殷勤勤;;《道连·格雷的画像》与《驴皮记》的互文性初探[J];文教资料;2011年19期
8 包尕娃;李玉鹏;;从语用顺应论看广告翻译的互文性[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9 缪佳;;合成空间理论与仿拟修辞的互文性解读[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丁义扬;;浅析儿童文学作家的“童心”——以冰心为例[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学富;;冰心与基督教——析冰心“爱的哲学”的建立[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2 ;《玉壶贮冰心》——献给第五届欧亚化学大会[A];2002福建省科技界科学道德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2年
3 汪雨涛;;“新女性神话”的缔造——试论冰心五四时期小说创作[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余平;;论“文本间性”与习语的翻译——文化意象翻译研究之二[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于海岩;;解析英汉翻译中源语、目的语的意义联想——从互文性角度看翻译的应对策略[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璐;;互文性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梅红;;在互文性的指导下进行广告套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万丽媛;;从引用看语篇的互文性[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金龙;刘晓民;;论冰心翻译的“读者意识”与翻译原则[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胡兆云;;互文性理论与文学翻译的互文还原原则[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海梦;夏日售“冰心”狂赚情感钱[N];就业时报;2009年
2 记者 高建进;“冰心研究”渐热海外[N];光明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滢莹;今天,,我们如何纪念冰心?[N];文学报;2010年
4 幼润;冰心研究会举行第四届换届大会[N];文艺报;2010年
5 崔庆蕾;有了爱就有了一切[N];文艺报;2011年
6 李辉;还原晚年冰心[N];文艺报;2011年
7 刘屏;冰心和她的“财宝”[N];文艺报;2011年
8 柳哲;一片冰心在玉壶[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靳晓燕;文学带给我们什么?[N];光明日报;2011年
10 ;默庐[N];云南政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建国;当代汉语公共话语中的篇际互文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2 王少娣;跨文化视角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杨志欣;俄语电视广告语篇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4 郑丽丽;“病”与“药”——清末新小说中的“救国”想象[D];南开大学;2009年
5 李彦文;不是之是——李锐小说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秀娟;断裂性问题与新历史主义[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抒;电影中的电影:元电影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田英华;语言学视角下的传记体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董育宁;新闻评论语篇的语言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赵玉;媒介场中“文学事实”的通变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玉清;从互文性视角看冰心文学创作在翻译作品中的映射[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2 郑理;《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一种互文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陈欣;论互文性在《洛丽塔》中的破坏性与建设性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4年
4 刘小侠;英汉“神舟五号”新闻报道中转述语的互文性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梅红;在互文性理论指导下进行广告翻译的可行方法[D];厦门大学;2006年
6 秦文华;在翻译文本新墨痕的字里行间[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钱耘云;互文性与翻译——《三国演义》罗译本评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汤水辉;互文理论观照下的英汉文学互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为艳;互文性与“博尔赫斯”的双向阐发[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向芳;互文性与广告翻译[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241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224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