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文化翻译观下《儒林外史》民俗文化素的俄译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1 20:53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翻译学界出现了“文化转向”。自此,文化被引入翻译研究的范围之中。翻译学界文化学派的核心人物巴斯奈特提出文化翻译观,为文化翻译的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她认为,翻译是文化交流行为,翻译的等值是源语和译语在文化功能上的对等。如此,翻译的本质是要追求文化功能对等,而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其最大程度地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特征。中国古代文学巨著《儒林外史》蕴藏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是研究我国明清时期民情风俗的重要资料。中俄之间的民族文化差异,以及民俗文化自身的群众性、传承性、地域性、文化性等特点,使得《儒林外史》中民俗文化的外译障碍重重。本文主要以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e)的文化翻译观理论为指导,讨论俄罗斯著名汉学家德·沃斯克列辛斯基(ДмитрийНиколаевичВоскресенский)(汉语名:华克生)所译《儒林外史》俄译本(2014版)中民俗文化素的翻译问题。本文由绪论、三章内容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梳理了文化翻译理论的国外、国内研究现状,介绍了俄罗斯和其他西方各国以及中国对《儒林外史》的翻译及研究现状。第一章对民俗文化所具有群众性、传承性、地域性、文化性等特点进行了论述,指出了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研究的必要性,引入了民俗文化素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儒林外史》中民俗文化的特点,同时分析了作品中所呈现民俗文化的广泛性、杂芜性、时代性、地域性对其外译增加的难度。第二章对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理论进行了概述,并对指出了文化翻译观对民俗文化素翻译的指导意义。第三章对译者华克生本人进行了详细地介绍,总结华克生翻译民俗文化素时使用的翻译方法,并对俄译本中相关民俗文化素的翻译进行了实例分析,同时也就《儒林外史》俄译本中的民俗文化素的误译进行分析,探讨出现误译的原因。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在大量分析翻译例子的基础上,我们结合翻译不同民俗文化素所得启示及注意事项,从文化理解、翻译过程提出若干思索。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35;I04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Аннотация
绪论
第一章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
    1.1 民俗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1.2 民俗文化素
    1.3 《儒林外史》中的民俗文化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化翻译观概述
    2.1 文化翻译观
        2.1.1 埃文·佐哈的文化“多元系统理论”
        2.1.2 巴斯奈特和勒费维尔的“文化翻译观”
    2.2 文化翻译观对民俗文化素翻译的指导意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化翻译观下《儒林外史》俄译本中民俗文化素的翻译
    3.1 《儒林外史》俄译本之译者华克生
    3.2 《儒林外史》俄译本中民俗文化素的翻译方法
    3.3 《儒林外史》俄译本中民俗文化素翻译的实例分析
        3.3.1 反映物质民俗文化的民俗文化素
        3.3.2 反映社会民俗文化的民俗文化素
        3.3.3 反映精神民俗文化的民俗文化素
    3.4 《儒林外史》俄译本中民俗文化素的误译分析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波,肖新华;90年代《儒林外史》研究述评[J];怀化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2 白泽宽子,李寅生;略论《儒林外史》中的“把”字结构[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2年01期

3 周君文;晚清《儒林外史》的文人评点群体[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陈秋香;;论《儒林外史》的史学性[J];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11期

5 陈秋香;;《儒林外史》的“题不对文”现象[J];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04期

6 申重实;;《儒林外史》刊刻、传播说略[J];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07年02期

7 张冬红;;续析《儒林外史》“被”字句[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8 陈尚敏;;《儒林外史》与科举:误解及其他[J];甘肃理论学刊;2010年01期

9 方崇元;;题《儒林外史》邮票[J];人才资源开发;2011年06期

10 鲍鹏山;;《儒林外史》的“反体制”思想[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能杰;《儒林外史》文学语言的运作艺术[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丽华;二十世纪《儒林外史》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王玉洋;《儒林外史》中科场“局外人”形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3 黄思怡;杨译《儒林外史》中描绘疯癫人物形象的语言翻译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4 袁鸣霞;论美籍华裔学者商伟的《儒林外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5 郭梦怡;阐释学视角下《儒林外史》两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对比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5年

6 冯洁;关联理论视域下《儒林外史》中习语的英译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7 孙小银;《儒林外史》三家评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6年

8 孙连云;《史记》对《儒林外史》的影响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6年

9 陈群;《儒林外史》服饰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10 聂泽文;《儒林外史》变异士风研究[D];北方民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3407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3407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7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