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画与心》翻译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21-03-19 11:15
  平山郁夫是日本当代的著名画家,曾担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以及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在中日友好关系中功不可没。他一方面积极促进了中日之间的友好交流,一方面为中日美术的传播与相互渗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笔者此次选取的翻译实践文本为平山郁夫所著的《画与心》一书。该书以作者随笔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了作者回忆中的童年时代和学生时期,内容丰富多样。在作者的叙述中,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那个时代、那个社会所独有的诸多特点以及典型事件,同时也能了解到作者对于绘画、战争、和平、生死以及人生的深刻感悟。笔者希望通过本次翻译实践,一方面能让大众更深入地了解平山郁夫和他的作品,并由衷地树立对中日之间和平共处的坚定决心,另一方面能让中国当代艺术家了解平山郁夫对待艺术的热忱,学习他甘愿为艺术奉献的精神。在报告中,笔者首先对本次翻译实践的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进行简要地概述,然后在文本体裁分析和文本类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著名翻译家刘宓庆的可译性限度理论以及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制定出宏观的翻译原则。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笔者着重分析了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语际转换障碍,并结合刘宓庆的可译性限度理论,找到适合的翻译策略。最后,总结心得体会,深刻认识自己望文生义、对原文理解错误以及汉语表达水平有限的缺点,希望能为今后的翻译工作提供相应经验。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36;I046
文章目录
摘要
要旨
第1章 引言
    1.1 翻译实践的背景及意义
    1.2 翻译实践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翻译实践简介
    2.1 翻译内容概述
    2.2 翻译进度简介
第3章 文本分析和译前准备
    3.1 文本分析
        3.1.1 文本体裁的分析
        3.1.2 文本类型的分析
    3.2 译前准备
        3.2.1 基础准备
        3.2.2 翻译理论学习
第4章 案例分析
    4.1 案例1表达法障碍
        4.1.1 肯定与否定
        4.1.2 主动与被动
        4.1.3 重心与主干
    4.2 案例2文化障碍
        4.2.1 语言中的民族社会化符号
        4.2.2 语言中的民族物质化符号
        4.2.3 语言中的民族地域化符号
    4.3 案例3中日同形异义结构障碍
第5章 总结
    5.1 问题点总结
    5.2 心得体会与不足之处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译文对译
附录2 导师核准意见书
附录3 作品及翻译实践
附录5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源;俄语双关辞格的可译性限度[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田保花;语言、思维与可译性探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谢小童;英汉差异与可译性限度[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李波阳;田琳;;可译性与可译性限度及其转换策略[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张云霞;;汉英民族文化的可译性限度[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黄丽凡;;语言的模糊性与可译性限度[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0期

7 张玲玲;卓新贤;;有关可译性问题的几点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S2期

8 申秋云;;文化与可译性限度——评《新汉英辞典》[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9 樊腾腾;;英汉口译中的可译性限度[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韩晓英;肖明义;;文化差异中的汉英可译性限度[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晓燕;从目的论看《甄[传》中称谓语的可译性限度[D];新疆大学;2015年

2 庞坤;“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假说对口译可译性限度中文化障碍的消除[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3 蒋小梁;英语隐喻的可译性与翻译技巧[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4 王成现;服饰文化的可译性限度探析[D];济南大学;2016年

5 宫颖;中医口译的可译性限度及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6 王哲;《画与心》翻译实践报告[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7年

7 张玲玲;文学翻译中风格的可译性[D];西南石油大学;2009年

8 任文利;论可译性限度[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万君;汉维翻译中的可译性限度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10 孙秀莉;论文化的可译性限度[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89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389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5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