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气韵:艺术风格学的支点

发布时间:2019-01-01 10:01
【摘要】: 艺术风格是一个艺术家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在中国古代美学中,“气韵”是一个常被用来指称风格的范畴。风格作为艺术家成熟的标志,其成因、类型、形态嬗变与气韵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艺术风格是艺术家心理动力特征的外化,是气势和韵致的有机统一。以气韵来描述艺术风格形态既简洁而又恰当,气韵可以表现艺术风格形态内(主要是气)、外(气与韵)两方面的规定性。可以说,气韵对于艺术风格学的研究具有基础理论意义,是艺术风格学的核心范畴。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分析。 首先是探讨气韵与风格的涵义。“气”与“风”原本是描述自然现象的概念,与人类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气”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许多思想家都认为气是宇宙的本原,它渗透于自然、人文诸多领域。“风”概念的产生、发展都与气密不可分,其实风就是一种气,只是风更带有气之运动呈现于风貌的意义。“气”与“风”被引入艺术领域,因其与人有紧密关系,故有其必然性。“韵”与“格”概念的产生,则更多地带上人的因素。“韵”一开始指韵律的和谐,韵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可指任何对象的和谐的状貌;“格”主要指一定的量度、式样和标准。韵指一种和谐的状貌,应该是格的一种形式,在这个层面上,韵与格有其一致性。气韵与风格首先是用于人物品藻的范畴,它们共同指称人物的体态所呈现的风采。后来在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气韵和风格的涵义也有不一致之处。它们的区别,简而言之,风格显得严峻、规范而见棱角,而气韵则圆润、氤氲而又超逸。 接着探讨艺术风格的形成。为什么艺术风格会因人而异呢?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引入“气韵”范畴来解释艺术风格的形成缘由。艺术风格是艺术家创作个性成熟的标志,而创作个性又主要由其个体气质决定,个体气质即先天所禀之气。正是这与生俱来的先天之“气”成了艺术家创作个性的主导因素。当然艺术家也是社会的人,他必然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社会风气习俗不同,相应地使艺术家形成不同的创作个性,以至其作品呈现不同的艺术风格。正因为艺术风格是艺术家既受先天之气的制约,同时又受后天的社会之气的影响,所以艺术风格既有其可学之处,也有其不可学之处。艺术风格的形成可以这样表述:一方面是艺术家的艺术素养的形成,包括来自先天的资质,在先天基础上形成的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精湛的技艺和艺术表现才能;另一方面是艺术家对艺术符号的驾驭与操作,即运用一定创作手段,借助特定的艺术符号,将艺术家心中的审美意象创造出来,这就产生了艺术作品,其整体状貌呈现出相应的气势和韵致,艺术风格就形成了。 最后,考察艺术风格的基本类型及其嬗变规律。由于艺术作品创作出来之后,所呈现的气韵不同,艺术风格就大致有了壮美风格、优美风格、弱美风格和喜剧风格四种基本类型。艺术风格是随艺术的发展不断变化的,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气韵消长是其发展的内在根据。结合中外相关艺术发展周期的理论,我们发现艺术风格基本上要经历这样四个阶段:气胜韵弱的壮美风格,气韵双高的优美风格,气弱韵胜的弱美风格,最后是气乱韵无的喜剧风格。关于气韵与艺术风格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正处在一个历史转型时期,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审美文化应克服野蛮与颓废的两极分化的弊端,追求气韵双高的艺术理想,创造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
[Abstract]:Artistic style is the highest state of an artist. In ancient Chinese aesthetics, 鈥淨i Yun鈥,

本文编号:2397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397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9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