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衡阳雁意象的审美意蕴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20 17:39
【摘要】:文学意象是文学创作主体将其主观意念与客观物象进行有意识的融合统一,使之生成为文学世界中既包涵主体主观意念又包涵客体客观物象的统一体,从美学的角度而言,此统一体即为审美意象,其背后所蕴含的是主体在特定时空历史背景下因结合了客观物像而生成的不可言尽的审美意蕴,“衡阳雁”便属于审美意象中的一员。“衡阳雁”意象是文人主体故意为客观存在的迁徙漂泊之雁赋予主观构想中的定居之所——衡阳,他们故意以客体大雁的虚幻之“定”反衬主体本身的实际之“漂”,凸显出主体浓郁的伤春悲秋之情与归乡无望之恨。文人集体的这种主观故意限定,表面所显是主体将其浓郁乡愁赋予“衡阳雁”中,然而,“衡阳雁”意象的实际映照所指是他们那种被迫漂零的绝望之情,当这种绝望之情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积累到一定程度并碰见“衡阳”这个突破口时,主体潜意识里不可逆转地发生了“时空抽离式的审美关照”,从而顿悟人生之本来面目,得以体悟出“道”之意蕴,从而达到审美的回归。由于从美学角度探究“衡阳雁”意象的研究成果较少,故而本文绪论部分主要梳理与“衡阳”、“雁”以及“意象”相关的研究成果,并介绍了文章创作的主要脉络,得出研究“衡阳雁”意象的美学意义。正文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究“衡阳雁”意象生成的文化根源,通过对衡阳的地理历史背景梳理,找寻出“衡阳雁”与衡阳之间的文学关联,之后对“衡阳雁”意象进行的文学属性归类,分析出其为由“雁”原型意象孵化而出的现成意象并且具有两种不同表现形态;第二部分根据“衡阳雁”意象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历史时段式分析,“衡阳雁”意象在先秦时期处于孵化阶段,“雁”原型意象中的伤春悲秋与衡阳本身的悲剧传统是“衡阳雁”意象的审美意蕴核心组成,到了汉魏六朝时期,“衡阳雁”意象正式产生,喻示着迁客骚人的羁旅乡愁与客居飘零之实,隋唐时期为“衡阳雁”意象的成熟期,此阶段的“衡阳雁”更加凸显了主体的沉重悲凉之意与贬谪盼归之情;第三部分在梳理“衡阳雁”意象形成发展的基础之上论证出“衡阳雁”意象为中国古代文学意象群中的重要一员,并且是文人主体伤春悲秋与乡愁苦旅的重要媒介,实际上,“衡阳雁”意象所象征着的正是中华正统文化思想导控下的文人们因贬谪而挖掘出的必然情感滥觞口。第四部分从美学的角度论证“衡阳雁”意象所蕴含的审美意蕴,它既是文人主体对南国荒凉的恐惧映照,又是文人贬谪盼归的形象代言,更是文人乡愁的诗意化身,但,其根本所指应是主体找到心灵栖居之地的真实写照。纵观“衡阳雁”意象的衍变流转直至最后成熟,其背后所蕴含的不止是审美主体的实际情感无奈,更是文人集体的一种自救式审美超越,客观的实际被迫迁徙却促使主体在文化与心灵之间生成了相应的审美间距,从而使得自我得以荡涤所有明了人生,从而体验到人生存在的真正意义,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不可不作为一种新的审美借鉴。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杰;;乡愁乌托邦:乌托邦的中国形式及其审美表达[J];探索与争鸣;2016年11期

2 罗宁;;杜甫诗中的雁意象和咏雁诗[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06期

3 郝静;;试探唐诗中的“衡阳雁”意象与意蕴[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4 武宜娟;;雁的文化意蕴探微[J];理论月刊;2014年10期

5 郭美玲;黄水平;;论船山词中的鸿雁意象[J];焦作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6 莫砺锋;;论唐诗意象的密度[J];学术月刊;2010年11期

7 王立;;雁鹅通用与古代雁意象话语[J];文化学刊;2010年06期

8 刘成纪;;多元一体的美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刘增城;;论雁意象的历史积淀性及审美差异性[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胡晓明;;中国文论的乡愁[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梦玉;唐宋鸿雁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旭东;衡阳城变迁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3 危兰娣;唐代衡山诗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4 钟良;杜审言、沈Oz期和宋之问岭南贬谪诗述论[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吕明;唐代贬谪文学的构成及其审美趋向[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永明;诗歌意象管窥[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12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412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9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