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阐释运作理论视角下《檀香刑》的英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25 06:25
【摘要】:作品《檀香刑》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经典代表作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将中国典型的刑罚文化、官场文化等“隐性”文化挖掘出来,并歌颂了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乡土文化,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艺术价值。葛浩文翻译的《檀香刑》英译本SandalwoodDeath一经问世,就受到了西方学界的一致好评。本文以阐释运作理论为理论依据,以葛译《檀香刑》为研究对象,运用典型译例,从乔治·斯坦纳阐释运作的四个翻译步骤,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分析葛浩文翻译《檀香刑》的每一步是如何运作的。第一步,信任。一切翻译活动都始于信任,即译者对原作作者的信任,对原作的信任,由此相信原文本具有翻译价值,开始翻译实践活动。第二步,侵入。译者侵入原文,对原作者意图的理解。第三步,吸收。对原文的意思和形式进行吸收,译者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把自己对原文语言和原作者意图的理解吸收到译入语当中。最后一步,补偿。在翻译活动的第二步“侵入”与第三步“吸收”中,由于语言、文化差异及不同的翻译策略,难免会造成翻译损失,需从语言、审美和文化等层面做到恰如其分的补偿,以求获得良好的译文读者接受,从而实现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功能对等。通过分析葛浩文先生翻译《檀香刑》的过程,本文发现:从译者对原文的信任,到对原文的侵入、吸收和补偿等每一步骤,都做到了成功运作,从而揭示了阐释运作理论在《檀香刑》翻译过程中的体现,并将翻译过程提升到文化层面,实现了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的视野融合,这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今后民族文化小说的翻译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更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步伐。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敬思;周末;;渴望至高无上——中国现代小说和葛浩文的声音[J];粤海风;2013年04期

2 曹慧敏;习海宇;;诗歌《春望》中的英译补偿策略探析[J];长城;2012年06期

3 何琳;;翻译家葛浩文与《中国文学》[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4 季进;;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06期

5 朱献珑;屠国元;;译者主体的缺失与回归——现代阐释学“对话模式”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9年05期

6 夏天;;斯坦纳阐释运作理论的应用:问题与方法[J];外语研究;2009年03期

7 王雪;胡叶涵;;施莱尔马赫对当代西方译论的影响[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罗屿;;葛浩文:美国人喜欢唱反调的作品[J];新世纪周刊;2008年10期

9 金敬红;阐释翻译理论与阐释过程[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金敬红,李思国;斯坦纳和勒代雷的阐释翻译理论评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钱茂华;翻译研究: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义?[D];河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18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518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1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