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化语境下艺术的公共性
发布时间:2019-11-03 22:36
【摘要】:80年代,中国文化从压抑、专制、以及对人的随意摆布中猛然苏醒,中国当代艺术也从此开始了一场“华丽的冒险”。这样的艺术公众是如何接受的,也就是如本文中所提到的,艺术的公共性不是所谓的公共艺术,就如同这并非是公众的意志一样,它如何被公众认识。艺术的公共性其实是谈论到艺术的社会学问题,但艺术的社会学研究是一种十分广泛的、迅速发展的领域。那么关于中国当代文化语境下的艺术我在文章中讨论的首要问题是艺术的公共性与个人性问题。何为当代艺术的公共性?是不是将艺术品摆放在公共场所就具有了公共性吗?如何理解公共性?单纯的是艺术对公众的影响力吗?还是我们能否参与到艺术活动中来?判定艺术的公共性的标准是唯一的吗?我们能够谈论天才和杰作吗?艺术只是少数人游戏?当代艺术个人性的表达,是为了突出某艺术家的个性,或是要更深切地容入到当代文化生活中,能否让观众产生更大的共鸣及参与其中的兴趣?本文试图从当代艺术的两重属性,公共性与个人性来梳理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运行法则和内在规律,进而探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公共性缺失的问题,以及给中国文化语境给当代艺术带来的困扰。我们从中发现,并提出了个人性和公共性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的矛盾关系,给出如何构建理论性的解决办法。
【图文】:
政治波普、毛时代的艺术
的互动。与客体交流互动随之产生的观念极其强烈,但其中并没有简单的抗议或反驳意愿,这使得这个行为的外观的评价只能用“激烈”和“破坏”等辞藻来形容。然后这样说到,这次经历让我看清:“一旦你将决定权交给了公众,也就离丧命不远了”这样的基于他者的客体性思维方式更能体现出将自己和参与者推出共识语境的意味。至 2010 年,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用一次充满致敬意味的表演,,对自己过去 40 年间惊骇俗的艺术表现进行回顾。她将一张木桌和两把木椅一起放置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中厅。每一天的展览,她都会坐在其中一张椅子上,另一张椅子欢迎任何前来的参观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05
本文编号:2555320
【图文】:
政治波普、毛时代的艺术
的互动。与客体交流互动随之产生的观念极其强烈,但其中并没有简单的抗议或反驳意愿,这使得这个行为的外观的评价只能用“激烈”和“破坏”等辞藻来形容。然后这样说到,这次经历让我看清:“一旦你将决定权交给了公众,也就离丧命不远了”这样的基于他者的客体性思维方式更能体现出将自己和参与者推出共识语境的意味。至 2010 年,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用一次充满致敬意味的表演,,对自己过去 40 年间惊骇俗的艺术表现进行回顾。她将一张木桌和两把木椅一起放置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中厅。每一天的展览,她都会坐在其中一张椅子上,另一张椅子欢迎任何前来的参观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军;尹吉男;西川;;三人谈:从“艺术终结论”谈起[J];美术向导;2014年01期
2 罗伯特·普里斯;杨杰;;人性的回声——托尼·麦特里访谈[J];世界美术;2014年03期
本文编号:2555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555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