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译《贼史》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林译《贼史》的译者主体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林纾(1852-1924)翻译了大量外国小说,在中国翻译史上做出了显著的贡献。林译小说鲜明的个性和特质也使其备受学界关注。20世纪初,林纾和魏易合作先后翻译了英国知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的五部小说。林译狄更斯小说获得了高度评价,也构成了中国此后长达百年之久的狄更斯翻译及研究的源头。本文以狄更斯的第二部长篇小说Oliv er Twist为例,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来探析原作和林纾翻译的《贼史》。传统翻译研究的重点几乎局限在语言层面的讨论,要求译作达到“忠实”、“对等”的标准,而译者的作用和地位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本研究以译者的翻译行为为中心视角,回顾译者主体性研究的相关成果和局限,从文体、叙事、意识形态三个层面对林纾翻译《贼史》过程中的主体性意识做出分析,考察林译狄更斯小说的特色及成因。自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来,译者主体性得到了译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包括劳伦斯·韦努蒂及安德烈·勒菲弗尔。结合哲学上对主体的讨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主要包括主观能动性和被动性,且在正常情况下密切相关。本研究发现在《贼史》中林纾运用了大量的增删、改写、误读、归化等翻译策略。然而林纾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是毫无约束的,相反他充分发挥了主体性的同时也实现了和谐的主体间性。由于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时代特殊性,林纾自身因素以及原作、作者、目标读者、社会文化都与其翻译特色、成就息息相关。因此本文试图为林纾的翻译行为和理论提供更好的认识,以期进一步深化二十世纪初中国译者的主体性研究。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林纾 Oliver Twist 《贼史》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bstract3-4
- 摘要4-9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9-17
- 1.1 Charles Dickens and Oliver Twist9-11
- 1.2 Literature Review11-15
- 1.2.1 A Survey of Oliver Twists Chinese Translations11-13
- 1.2.2 Studies on Lin's Translation of Oliver Twist13-15
- 1.3 Research Purposes15-16
- 1.4 Thesis Structure16-17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17-31
- 2.1 Subjectivity17-19
- 2.2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19-24
- 2.3 Intersubjectivity of Translation24-31
- Chapter Three Stylistic Analysis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Zei Shi31-49
- 3.1 Figures of Speech31-36
- 3.2 Syntax36-41
- 3.3 Language Varieties41-46
- 3.3.1 Dialect41-45
- 3.3.2 Idiolect45-46
- 3.4 Summary46-49
- Chapter Four Narrative Analysis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Zei Shi49-71
- 4.1 Narrative Mode49-60
- 4.1.1 Narrator49-53
- 4.1.2 Narrator's Interference53-60
- 4.2 Characterization and Setting60-69
- 4.2.1 Characterization61-66
- 4.2.2 Setting66-69
- 4.3 Summary69-71
- Chapter Five Ide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Zei Shi71-89
- 5.1 Convention71-75
- 5.2 Religion75-79
- 5.3 Ethics79-83
- 5.4 Politics83-87
- 5.5 Summary87-89
- Chapter Six Conclusion89-93
- References93-97
- Acknowledgements97-99
- Curriculum Vitae9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景刚;;翻译描述与译者主体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赵伟;;浅析译者主体性的主观制约因素[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11期
3 曾尔奇;;论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制约因素[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05期
4 朱云云;谢华;;浅谈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孔蓓蓓;;浅谈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21期
6 陈缘梅;;再论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J];茂名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杨占;;译者主体性意识在翻译教学中的培养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8 马晶晶;;译者主体性的限度——试论译者主体性与“忠实”之准则[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9 那顺白乙拉;;从翻译过程看译者主体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年06期
10 朱兰珍;;论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及其制约因素[J];职业时空;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侯林平;;我国近十年来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晶;;从女性主义视角看译者主体性——浅谈《紫颜色》男女译者的译作特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阮晶;;译者主体性及其在翻译选材中的体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孔燕;;从文化角度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5 龚贻娇;;译者主体性视角下《三字经》英译对比研究[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6 曾静;;从《许三观卖血记》法译本看译者主体性的彰显[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刘莉;;诗歌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8 刘燕萍;;从乔治·斯坦纳阐释学视角看译者主体性——《法国中尉的女人》两个中译本对比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张柏兰;;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及其限度[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8年翻译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熊兵娇;实践哲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雯;从接受理论角度看译者主体性[D];宁夏大学;2015年
2 周怡;译者主体性视阈下亚瑟·韦利《长春真人西游记》英译本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盛姗姗;译者主体性之《水浒传》两英译本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包艳丽;《比利·米勒的那一年》翻译实践报告[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贺璐倩;基于《生死场》韩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5年
6 陈春霞;基于译者主体性的《商务沟通原则与实践》(第五章)的翻译报告[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杨乔丽;修辞三诉诸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D];西南大学;2015年
8 尹小红;阐释学视阈下《论语》“义”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9 项亚平;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10 陈雪琴;译者主体性视角下傅雷译本《幸福之路》的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林译《贼史》的译者主体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8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58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