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亚审美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5 06:45
【摘要】:本文从认知视域出发,以新媒体艺术“亚审美性”的美学特性为主要研究内容。以“亚审美性”的概念阐释为论文起点,通过对艺术审美性的“非功利性”特征分析,以及媒介技术革新所带来的审美观念变革,来说明“亚审美性”观念的形成依据与本质特征。详细分析了审美认知过程中的行为知觉体验与心智神经效应。并从审美情感的生成化特质与审美知觉的模块化特征,说明了“亚审美性”的美学特征。分析了“具身化”审美认知是如何通过嵌入化参与、情境化构建以及生成化过程,来实现新媒体艺术的“亚审美性”特征,以及在“亚审美性”参与下,新媒体艺术是如何实现审美表现的感知性与审美体验的智能化这两方面的审美转变。还通过大量有关于审美个体的身体物理感受、感知运动、情绪体验等认知心理实验数据,以及相关联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实例,来说明新媒体艺术所具有的“具身化”认知传达效应。概括出新媒体艺术“亚审美性”特征下的艺术样态,最终说明:兼具“亚审美性”,是新媒体艺术审美的新特征。这一特征使新媒体艺术审美发展具有了审美对象的数字媒介化构成、审美信息的感知延展化构建、审美认知的智能体验化等新的内容与发展趋势。绪论从媒介的产生与发展脉络作为研究背景谈起,说明媒介与艺术的天然依存关系。并结合当前艺术活动所体现出的形式载体数字媒介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趋势,说明新媒体艺术是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和数字媒介基础上的艺术表现形式。新媒体艺术通过存储、传输、接受,转变等数字信息处理方式,为艺术形象建立了适当的数据化载体,并实现了艺术内容的数字化展现。同时梳理出新媒体艺术由电子媒介向智能科技转变的载体发展趋势,说明:由于数字媒介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才使新媒体艺术的审美性传达具有了新的内容与形式。以认知科学为研究视角,来说明和分析新媒体艺术的研究现状。围绕着认知、心理、审美、艺术等核心概念,阐释新媒体艺术审美研究的跨学科特性。系统地介绍本文所涉及到的认知心理学、认知美学、神经科学以及新媒体艺术美学的研究现状与成果,借以说明“具身化”认知主义范式所带来的审美认知新方式,以及数字媒介所带来的审美新转变。同时表明,认知心理学为这种审美方式的新转变提供了必要的实验数据支持。结合认知美学的“知觉模块说”,发展了美感生成与审美的“非功利说”,用以说明,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研究,必须是将推理性、逻辑性、思辨性、哲学性的审美研究与实证化的心理实验方法相结合。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学科的研究整合。第一章,“亚审美性”的内涵与形成依据。首先从艺术媒介的审美性研究入手,说明审美是建立在个体认知事物的内容前提下,通过知觉行为对事物的形式产生好感倾向,并最终生成非利害性特征的情感体验过程。因此,艺术作品的审美性主要体现在艺术内容与媒介形式的关系上,遵循“形式-知觉-情感”的审美认知过程。同时通过鲍桑葵的“形式与媒介关系说”以及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说,来说明媒介形式是审美活动的主要认知对象,是艺术作品美感生成的主要信息来源。通过对数字艺术媒介与审美感知的相互关系进行解释,来说明在数字媒介语境下非审美性因素对于审美性的延展与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进而提出“亚审美性”概念,强调在审美过程中对于非审美性因素的再认识。认为,非审美性因素的作用,不单单是审美个体生理性快感的满足。非审美性因素其本身虽然不能生成美感,但也能在审美过程中起着提高审美认知效应和增强美感度的作用。新媒体艺术“亚审美性”作用就在于能将多种感官感知通道同审美认知活动联结起来,并最终建构起具有情境化特征的新媒体艺术作品。使得新媒体艺术审美的美感生成效果得到加强,并提高审美个体的认知体验度。从审美个体的认知、心智、审美三个方面来探讨“亚审美性”的研究依据。首先,从认知科学方面来说明“亚审美性”的认知基础。通过对审美行为的知觉体验与心智的神经效应分析,揭示审美认知是个体对知觉信息的加工、处理的思维过程;是与人们记忆中的各类信息进行交换与匹配的过程;是从个体智能水平体现发展到人类社会认知的智力活动。其次,从心智反应方面来说明“亚审美性”的神经基础。任何审美活动都对应着相关的脑神经基础,并引用了纽厄尔、西蒙、鲁梅哈特、麦克里兰以及霍尔巴赫等人对于智能、神经能方面的研究数据,说明认知体验中知觉与脑神经在认知体验中的关联性。同时还以斯蒂芬·布朗与泽基等人的审美大脑活动区域数据,指明审美活动与神经加工机制反应的关系。表明审美活动是对事物外在形式信息加以知觉并产生愉悦感的活动,审美认知是伴随着美感体验和审美判断的信息加工过程。最后,从审美情感的生成化特质与审美知觉的模块化特征两方面来思考“亚审美性”的审美价值。通过对认知美学审美发生理论的阐释,说明审美个体所具有的模块化审美认知特征,认为美感是通过大脑的智力活动得以生成,是对事物外在形式加以知觉体验并产生愉悦性的情感活动。第二章,“亚审美性”与“具身化”审美认知。首先阐释“具身化”认知的观念含义与本质特征。依据“身体、心智、环境”三者协同一体的认知关系,提出“具身化”认知是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化认知,包含着个体的身体生理学结构、活动方式以及感觉和运动经验等多方面因素。并通过知觉为了行动以及意义源于身体两个方面来解释“具身化”的本质特征。指出“具身化”认知所具有的大脑嵌入身体和身体嵌入环境的认知层级关系。其次从认知美学“美感生成”理论、胡塞尔的意识与身体主张、梅洛-庞蒂的“具身主体性”、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交互建构论、莱考夫和约翰逊的生理结构与认知关系论等理论,来说明审美方式由“审美静观”向“具身化”认知的思想动因和理论渊源。“具身化”审美认知与静观审美研究的最大不同在于,传统审美研究把审美认知视为可以脱离身体的精神性“感悟”或“升华”,而“具身化”审美则把认知置于环境和身体的整体背景中,重视非审美性因素对审美效果的塑造和影响。并且通过身体物理感受的“具身”效应研究、感知运动的“具身”效应研究以及情绪体验的“具身”效应研究,来说明“亚审美性”特征下新媒体艺术的审美传达效应特征。最后通过审美的嵌入化参与、情境化构建、生成化过程,说明“具身化”审美认知实现了新媒体艺术“亚审美性”美学特征。新媒体艺术的“亚审美性”为“具身化”审美提供必要的认知体验通道,并通过艺术作品情境化感知信息建构得以实现。强调感知信息来源的多通道和身体经验的认知反应,说明新媒体艺术的“亚审美性”作用,在于以生理性的快感体验来加深美感认知体验的深度与广度。第三章,新媒体艺术“亚审美性”特征研究。首先指明在“亚审美性”特征下,新媒体艺术样态的新特征,可具体理解为艺术表达的载体融合、艺术传播的技术融合。表明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认知信息并非机械性、静态化的感知过程,而是动态化的美感认知体验。个体的“具身化”参与程度决定着审美认知程度。其次则说明“亚审美性”特征下的新媒体艺术实现了审美感知性表现、审美智能化体验、审美关系的传受融合等三方面的审美方式转变。结合麦克卢汉的媒介观,从媒介特性与审美个体感知的关系出发,说明新媒体艺术中的数字媒介突破了原来的单一感官知觉,创造出一种具有“联觉”感知特征全新的审美体验方式。而审美体验的智能化,则可以说明新媒体艺术审美智能感知是建立在复杂多样的数字媒介基础技术之上,以智能媒介为艺术内容载体将人的审美追求和艺术情感融为一体,并具有较强数字特性的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带有明显情境化特征的艺术语言及独特艺术方式,在作品和受众之间建立起新的审美关系,从而形成了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认知方式转变。第四章,“亚审美性”下的新媒体艺术审美发展趋势研究。从认知科学的视域内寻找审美研究的新内容、新方向、新方法,说明“亚审美性”参与下新媒体艺术审美发展的四个趋势:审美对象数字媒介化的构成趋势、审美信息感知延展的构建趋势、审美认知的智能体验化体验趋势、审美研究的科学化路径趋势。通过上海世博会的数字动态作品和沉浸式的智能装置艺术,说明新媒体艺术审美对象数字媒介化的构成趋势,强调审美研究应关注艺术形式的媒介特性研究;通过新媒体艺术的“感官转向”,说明新媒体艺术审美信息的感知延展化构建趋势,表明在新媒体艺术的“亚审美性”特征下,审美研究不仅关注审美个体的身体构造、神经结构、感官和运动系统等参与,还要涉及到身体的具体感受、直接体验、个体经历等认知经验层面的嵌入等方面;通过智能科技在新媒体艺术创作比重不断加强的实例,说明了新媒体艺术审美认知的智能体验化体验趋势,表明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研究应关注个体的知觉模式,通过脑神经、身体结构以及情境化的空间环境等方面的认知体验,建立个体的“具身化”参与和艺术作品互动变化的审美关系研究;通过对新媒体艺术审美研究目标、范围、范式、方法、观点及理论形态的相关科学化研究思潮的阐释,则说明研究审美发展的科学化路径,强调新媒体艺术的科学化研究应关注当下美学研究的新动向。
【图文】:
图 2-1觉平面的审美感知转化为三维虚拟空间的的感官享受,品达到更加身临其境、更加立体的效果,感受到艺术者了解新创作出来的三维虚拟空间意象绘画也可以看超越传统视听形式,将艺术内容转化为数字体验。数字而在数字空间的形象更为“平易近人”。但是,三维立体现实世界中是虚拟的、不存在的,该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在,,而更重要的是强调艺术形象对于世界的再造与模拟实现艺术审美体验的沉浸化效果,增强观众的体验感与,在上海世博会的安哥拉馆中,艺术家创作出新媒体 4过座位上的数据接收器,来同艺术作品进行审美体验互以在作品中形成动态的三维影像,制造出观众置身于安。在 “这片非洲草原上”,大象可以轻轻地靠在你身上
“Nintendo Labo”图 2-6概言之,“每一种形式的艺术在其发展史上都经历过关键时刻,而只有在新技术的改变之下,才能获得成效,换言之,需借助崭新形式的艺术来求突破。”①艺术作品的审美性,具体表现为美感的认知与体验。而不同审美认知的方式与体验程度又影响着审美性的体现。“认知结构本身来自于我们具身化的身体 ,即人类的视觉 、运动系统以及一般的神经绑定 (binding)机制的细节 。”②新媒体艺术“亚审美性”特征是依据形式知觉模式,通过脑神经、身体结构以及情境化的空间环境相互作用连接在一起,“亚审美性”不再是以往审美认知的线性化美感生成。“具身化”参与使审美个体沉浸于新媒体艺术作品中,不同技术媒介的表现方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具身化”审美认知效果。美感生成表现为多意或者多向、实时发生的、随机生成的审美体验。新媒体艺术作品都是从个体的认知角①[德]本雅明.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M].徐绮玲译.广西师范大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01
本文编号:2614686
【图文】:
图 2-1觉平面的审美感知转化为三维虚拟空间的的感官享受,品达到更加身临其境、更加立体的效果,感受到艺术者了解新创作出来的三维虚拟空间意象绘画也可以看超越传统视听形式,将艺术内容转化为数字体验。数字而在数字空间的形象更为“平易近人”。但是,三维立体现实世界中是虚拟的、不存在的,该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在,,而更重要的是强调艺术形象对于世界的再造与模拟实现艺术审美体验的沉浸化效果,增强观众的体验感与,在上海世博会的安哥拉馆中,艺术家创作出新媒体 4过座位上的数据接收器,来同艺术作品进行审美体验互以在作品中形成动态的三维影像,制造出观众置身于安。在 “这片非洲草原上”,大象可以轻轻地靠在你身上
“Nintendo Labo”图 2-6概言之,“每一种形式的艺术在其发展史上都经历过关键时刻,而只有在新技术的改变之下,才能获得成效,换言之,需借助崭新形式的艺术来求突破。”①艺术作品的审美性,具体表现为美感的认知与体验。而不同审美认知的方式与体验程度又影响着审美性的体现。“认知结构本身来自于我们具身化的身体 ,即人类的视觉 、运动系统以及一般的神经绑定 (binding)机制的细节 。”②新媒体艺术“亚审美性”特征是依据形式知觉模式,通过脑神经、身体结构以及情境化的空间环境相互作用连接在一起,“亚审美性”不再是以往审美认知的线性化美感生成。“具身化”参与使审美个体沉浸于新媒体艺术作品中,不同技术媒介的表现方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具身化”审美认知效果。美感生成表现为多意或者多向、实时发生的、随机生成的审美体验。新媒体艺术作品都是从个体的认知角①[德]本雅明.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M].徐绮玲译.广西师范大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志宏;赵耀;;新世纪的理论阐释与交锋——中国当代美学近期学派论争回顾[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2 滕锐;李志宏;;“亚审美性”——新媒体艺术审美认知特征研究[J];文艺争鸣;2015年10期
3 李志宏;;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学理依据[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年04期
4 刘俊;;论传媒艺术的科技性——传媒艺术特征论之一[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5 丁峻;;神经美学的方法论问题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6 叶浩生;;“具身”涵义的理论辨析[J];心理学报;2014年07期
7 刘世文;黄宗贤;;当代新媒体艺术与审美范式转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本文编号:26146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614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