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女性视角下的中西方女性气质与人生情境的比较分析:《油炸绿番茄》与《空镜子》

发布时间:2020-04-17 06:10
【摘要】: 美国女作家范妮·弗拉格的小说《油炸绿番茄》与中国女作家万方的《空镜子》,在她们各自的国度里都得到了读者的热情赞誉与广泛的影响,她们的创作都从自身女性的角度表现出对女性生存境遇与命运的关注。本文选取这两部作品进行探讨和研究,尝试以东西方文化比较与女性主义批评为理论立足点,对比分析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个性特征以及她们各自遭遇的异同,挖掘东西方女性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表现出的女性意识和觉醒,探究社会认同度对女性写作的影响。通过这两位女作家的作品对比,我们发现,西方现代文化传统给予了女作家范妮更多张扬的空间,使得其笔下的女性更具有反叛的女性主义色彩,,同时她赋予了角色非凡的个性与魅力,也轻易地折服西方读者的心;受东方传统的妇女美德标准与中国社会道德观念的浸染,作家万方则在折衷了女性意识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进行叙事。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I10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谨旖;;浅谈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的产生与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2 徐平;王军;;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下的西方女性形象解读[J];红河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张云;;斯达尔夫人女性主义思想初探[J];南昌高专学报;2011年03期

4 唐永辉;;“疯子赫索格”与“阁楼上的疯女人”——从小说《赫索格》看索尔·贝娄对女性主义的焦虑与反拨[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秦妍;;试论中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差异性[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王晓薇;;《赫索格》的女性主义解读[J];长城;2011年08期

7 夏旭光;;试析视觉文化中如何抵制女性的“被看”[J];大家;2011年16期

8 李晶;;浅谈女作家笔下“觉醒的女性”形象对“男尊女卑”思想的批判[J];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吴文杰;;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创作中的“反奥德赛”线索[J];滁州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杨智;;启蒙视角下的曹禺女性观及其文化意义[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甘婷;;谁来为那些妇女的悲剧命运负责?—评《了不起的盖茨比》(英文)[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利丽;;电视剧中的北京城市空间[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胡平;;视听时代的文学改编[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年第2期(总第201期)[C];2011年

4 周星;;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视剧发展成绩勾勒[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5 吕乐平;;20世纪90年代前后家庭伦理剧文本的差异分析[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6 毛凌滢;;论电视剧日常叙事的本体与审美意义[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7 张智华;;新十年中国电视剧叙事策略[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孙宜君;马晶晶;王植;;近十年中国家庭伦理剧发展历程勾勒(提纲)[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林少雄;;“媳妇”的美好时代——近年来中国电视剧的新突破[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西水;;女性文学话题座谈纪要[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1)[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娟;女性主义批评:从单数到复数[N];文艺报;2009年

2 实习记者 李叶;电视剧《空镜子》研讨会在京召开[N];文艺报;2002年

3 京静;掂量幸福的分量[N];中国商报;2003年

4 小可;《空镜子》:有滋有味的世俗故事[N];文艺报;2001年

5 卢帅;除了善待,我们并不奢望更多[N];中国文化报;2002年

6 林树明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困境及其出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本报首席记者 孟菁苇;杨亚洲讲述“浪漫”的背后[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张巨睿;万方“空镜子”里面读快乐[N];中国邮政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刘雪明;“我连父亲的边都不沾”[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10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丽虹;左眼看市场 右眼看艺术[N];深圳特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兴忍;走向女性主义日常生活诗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熊宇飞;意识的世界与主体的生成[D];暨南大学;2011年

3 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D];四川大学;2003年

4 赵思奇;贝尔·胡克斯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胡妮;托妮·莫里森小说的空间叙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颜琪;交融与共生[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周小娟;探寻“自我”—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主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9 侯盼;中国家庭伦理剧矛盾冲突类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蔡熙;当代英美狄更斯学术史研究(1940-2010年)[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菲;女性视角下的中西方女性气质与人生情境的比较分析:《油炸绿番茄》与《空镜子》[D];暨南大学;2002年

2 赵玲;戴锦华女性主义批评初探[D];山东大学;2011年

3 臧婷;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解读吉本芭娜娜的一期作品[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黄宝辉;中学文学课教学与女性主义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孙贻红;对《愚人船》的女性主义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汪桃红;声音的显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珊珊;女性自我身份的实现[D];福州大学;2006年

8 陈丽;中西方女性气质与人生情境的比较分析:《嘉莉妹妹》与《长恨歌》[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罗鹏;女性的自觉[D];四川大学;2007年

10 曹小伟;刘思谦、戴锦华女性主义批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305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6305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c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