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主义视角下葛浩文英译《米》中的文化无意识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315.9;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休;;欧洲汉学研究的新气象和新特点[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2 曾军;;尚未完成的“替代理论”:论中西研究中的“汉学主义”[J];中国比较文学;2019年02期
3 唐蕾;俞洪亮;;学术争鸣与中国学术话语的构建——对“汉学主义”研究现状的评析与思考[J];中国比较文学;2019年02期
4 徐志啸;;汉学及相关概念辨析[J];国际汉学;2017年04期
5 陈居渊;;清代徽州汉学再认识[J];学术界;2018年04期
6 杨华波;;英国汉学的传统与译员之关系[J];书屋;2018年06期
7 李明滨;;走进俄罗斯汉学研究之门[J];国际汉学;2017年01期
8 杨一;;近二十年来新加坡汉学研究之现状及特色——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为例[J];国际汉学;2017年01期
9 陈军;;论《汉学主义》的独立价值及其新建范式[J];文学研究;2016年02期
10 夏业梅;;以之为镜 返照自身[J];出版人;201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杝jK歔;;韩国的汉学研究[A];韩国研究(第三辑)[C];1996年
2 葛夫平;;北京中法汉学研究所的学术活动及其影响[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4年卷[C];2004年
3 熊月之;;海德堡大学汉学研究所[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4 葛夫平;;巴黎中国学院述略[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5 张晶萍;陈先初;;省籍意识与文化认同:叶德辉振兴湖湘汉学的努力[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6 徐文堪;;马礼逊及其汉语研究简论[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7 熊月之;;德国学术访问记[A];近代中国(第六辑)[C];1996年
8 汤淑敏;;秋白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海外瞿秋白研究鸟瞰[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九辑)[C];2015年
9 陈波;;对第四届中国西藏发展论坛的观察[A];藏学学刊(第10辑)[C];2014年
10 吴攸;;“多元共生”文化理想下的中西思想对话——以弗朗索瓦·于连的汉学研究为例[A];“四个自信”:新起点、新思想、新作为——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17年度)[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李伟丽;17—18世纪俄罗斯对中国的认识及汉学萌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2 慕朵生;莫把“汉学”当“国学”[N];中国青年报;2014年
3 胡梦霞;德国汉学研究的盛况恐怕难以再现[N];文汇报;2018年
4 叶飞;与“汉学工作者”分享中国智慧[N];中国文化报;2018年
5 记者 段丹洁 通讯员 王昌昀;“包容性”汉学研究受关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6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民族研究院 彭卫民 博士;把握新时代东亚汉学研究的主动权[N];社会科学报;2018年
7 柯艾;“汉学研究大系”专家学术咨询会在京召开[N];文艺报;2018年
8 本报记者 刘博超;看汉学如何推陈出新[N];光明日报;2016年
9 黄n<婷 台湾辅仁大学华裔学志汉学研究中心主任;再思中西文化会遇的方法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叶飞;自称汉学学者的青年汉学家[N];中国文化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循;论十九世纪清代的汉宋之争[D];复旦大学;2007年
2 王元琪;清代道咸同时期的汉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3 赵欣;十八世纪英国汉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蔡乾;思想史语境中的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5 张冰妍;北美汉学家韩南文学活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6 刘秀俊;“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D];山东大学;2010年
7 谢海涛;加略利的外交与汉学研究生涯[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书瑜;西里尔·白之的汉学研究历程及影响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2 张杨;汉学主义视角下葛浩文英译《米》中的文化无意识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9年
3 张珞兰;18-19世纪欧洲汉学论著中汉语疑问表达手段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4 李莹莹;浅谈中国学者在汉学史中的角色[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年
5 徐嘉敏;《印中搜闻》汉学内容传播策略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年
6 田雨青;“俄罗斯汉学发展史”学术讲座模拟俄汉交传实践报告[D];黑龙江大学;2018年
7 张波;《道德经》四个西语译本的翻译策略比较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年
8 辛欣;试析美国汉学研究的演化及发展方向[D];外交学院;2009年
9 黄月玲;余国藩汉学研究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上官儒烨;对弗朗索瓦—于连的汉学研究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31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631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