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康拉德的《吉姆爷》的现代主义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18 17:44
【摘要】: 约瑟夫·康拉德是二十世纪一位伟大的英国小说家,也是目前公认的 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一位先驱和代表。但是他在英国现代主义小说上的地 位是在他去世60年之后,才逐渐确立下来的。 《吉姆爷》是康拉德的代表作,发表于1900年。当时英国文学界现代 主义刚刚兴起,现实主义传统的影响仍然不浅,,因此早期的一些评论家往 往只称赞它的浪漫色彩、优美语言和现实主义描写,却避而不谈它的现代 主义特征。后来的许多评论家虽然看到了它的现代性,但却往往只从某个 方面来谈它的现代主义表现。 我的这篇论文旨在对《吉姆爷》现代主义特征的主要方面进行全面和 较为详细的分析,而且这种分析还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我认为,这种分析 不仅会有助于读者对这部作品的现代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评价,而且也 有助于强化我们对康拉德的现代主义小说家这一地位的理解和认同。 整篇论文的核心部分由四个章节构成。 第一章是对《吉姆爷》现代主义特征的一个概述。这里指出,它的现 代主义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它的心理分析手法,象征手法和特殊 的叙述手法。 第二章探讨了康拉德是怎样揭示和描述它笔下人物的复杂心理的。在 探讨时,本文作者试图用现代心理学理论,即精神分析理论对几个主要人 物的内心世界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人性的复杂性。例如,通过分析吉姆 “自我”(跳船逃命)与“超我”(作为船员的良知)之间的心理碰撞,我 们便可看出吉姆性格的复杂性。 第三章所探讨的是,康拉德在《吉姆爷》中所使用的整套复杂的象征 手法。康拉德特别强调象征意义的重要性,他认为文学要有激发人的联想 的魁力。他说:“我所要竭力完成的任务是通过文字的力量使你们听到、感 觉到、特别重要的是使你们看得见。” 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他的作品中 含有丰富的象征和意象。例如:他用“白色”来象征“纯洁”、“善良”和 “清白”:用“黑色”来象征“邪恶”、“死亡”和“黑暗”;用吉姆跳船这 一行为来象征康拉德在意识到波兰即将亡国时逃离祖国这一事实,等等。 第四章研究了最能体现《吉姆爷》现代性的叙述手法的应用。其重点 不在它的宏观叙述结构,而是选出十几个具体“文本”(texts),然后进行 叙述手法的认定和评价。所讨论到的主要叙述方法包括:全知叙述、第一 人称叙述、予叙、倒叙、以及从全知叙述到第一人称叙述的转换等。 豆且互 /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I106.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智义;关于华兹华斯诗学遗产价值的再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洪增流,管建明;叙事角度中的传统和现代意识[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3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江守义;;论唐传奇内容模式的逻辑序列——唐传奇的叙事逻辑之一[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汪桂芬;谈小说翻译者关注叙述视角的必要性——兼评海明威的叙述艺术及翻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6 陈丽慧;美国梦——评彼得·凯里的短篇小说《美国梦》[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陈琳;;原文聚焦与译文选词——《红楼梦》文学翻译探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8 王振;;“月亮”之美——象征主义在劳伦斯小说中的运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9 王玉明,冯晓英;叙述视角的选择与文体效果[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蔡玉辉;《荒原》中的意象[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文;;英美诗人困境中的自觉审美精神[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王茜;;以诺德的“功能加忠诚”原则为指导探讨不同文体的翻译技巧[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3 刘卫英;马彦芳;;《凤仙郡冒天止雨孙大圣劝善施霖》的空间叙事艺术[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庆红;性、政治与诗歌理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魏晓红;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刘坚;康拉德小说的道德主题与现代阐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郭海霞;曼斯菲尔德与乔伊斯短篇小说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佳;黑泽明作品的美学特质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树军;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说情爱叙事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袁渊;《浪》:一部关于存在的“诗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娜;“参与”与“超然”: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中的写作技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周思谕;清末民初对《福尔摩斯探案集》的译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进;时空交错下的别样言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思明;《赎罪》叙事视角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佳;欧·亨利三篇短篇小说的文体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刘淑玲;从叙事学角度看译者在小说翻译中的角色[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李庆;一项关于隐性文体知识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高岛;论索尔·贝娄短篇小说中的叙事伦理[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32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632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1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