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自主性—布朗肖的哲学进路
发布时间:2020-06-03 17:07
【摘要】:布朗肖以哲学的视角审视文学,并将自主性作为文学产生和存在的源头。文学的自主性首先将文学是什么的问题转向文学何以成为可能,布朗肖通过这一转向将关注点放在文学自身。其次,文学的自主性将解释的权利从外界转移到自身,对定义的否定和拒绝实际上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了文学的内涵。此外,文学的自主性还进一步挑战了作者的权威,作者的声音不再处于文本的中心,文学在由自身开启的空间中自主地存在。布朗肖对文学自主性的讨论将文学交付于自身,揭示了更为本源的问题。因此,布朗肖思想中的文学自主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学的自省性,即文学正是在对自身不断提出质疑的过程中才可能存在。一是文学的未完成性。由于文学只有在自省中才得以存在,因此文学作品就要不断地向自身提问。一是作者的匿名性,即要求执笔之人以无名的方式回应作品的要求。作者的声音被抹去,作者死去,取而代之的是“他者”,以中性的声音,打开并保留一个文学空间,呈现文学所带来的无限可能性。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从这三个方面,通过诠释学循环的视角,探讨布朗肖思想中文学的自主性同他关键文学思想之间的关联。通过对文学的自省性、未完成性和无名性的分析,本文发现,布朗肖实际上用哲学的方式思考文学,与海德格尔哲学一脉相承。文学的不断质疑、发展、再反思其实就是本体性与历史性的体现,在推动文学逐步走向那个源头。文学自为地存在,走向事情本身,显现自身的理念。文学就是如其所是的存在,它是自身最大的可能性。布朗肖的哲学进路关注文学本身所呈现的意义和特征,否定了文学的功用性和目的性,瓦解了作者的权威性和文本意义的确定性。因此,以海德格尔的哲学观之,文学的自主性即为一种存在的本体性和历史性。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0-02
本文编号:2695129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0-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耿幼壮;;文学的沉默——论布朗肖的文学思想[J];外国文学研究;2014年05期
2 王丽芳;;论布朗肖《文学空间》中的死亡观[J];芒种;2012年08期
3 朱玲玲;;自杀与主体性:布朗肖的死亡观[J];法国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汪海;;布朗肖的冰与火[N];文艺报;2015年
,本文编号:26951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695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