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创造性因素的研究对艺术教育的启发

发布时间:2020-06-24 16:09
【摘要】:在当今社会中,创造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教育领域中,创造力的意义有时比较模糊。创造力通常在艺术领域中被提及,同时创造力并不能轻易地被定义,因为它的词义根据不同的阐述方法会有所不同。然而,今天最普遍的一种解释是创造力是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这是因为,创造力对于个体的发展极为重要,不仅在艺术能力的发展方面,更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培养发展一个人的创造力极为必要。 本研究的动机来自于我的西方人(瑞士)的身份以及在中国学习绘画的背景。本论文旨在寻找并选取在教育领域中最重要的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力求创造出一个实用且系统的方法,此方法能供教育者们在建立新的教育体系时运用。为了得到用于分析与建立此实用体系的必要信息,需要对创造力和教育相关联的各种知识有一个广泛的了解,因为创造力的培养不仅与艺术相连,同样与整个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 本论文,首先,从对动物世界到今天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关键点的阐述开始。其后,继续对人类早期至当今的不同文化进行研究,并揭示教育与创造力交融的几个关键时段。在分析并得到影响创造力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后,论证各个重要因素并展示其重要性,由此提供给教育者一个能够帮助他们建立一个新的教育系统的实用体系。 本论文的结论是“三大组合”中8个培养创造力的重要因素。这8个因素分为三组,通过实践性的规则灵活运用在教育中。这个系统包含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教育阶段,“三大组合”应该严格遵循这三个教育阶段的规律才能培养出创造力。每个阶段有其专有目标,只有在达成了阶段目标之后,才能开始进行下阶段的教育。初级和中级教育阶段的结果是达成高级阶段教育结果(获得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对于教育者来说,无论哪个层次的教育者,如果遵循这个系统,都可以有发展个体或群体创造力的系统化、科学化的教育方式,这一系统同样适用于家庭。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晓璇;;高考美术火热现象的背后——从工具论和本质论来看[J];才智;2010年31期

2 李关亮;;重视学科教学中的审美元素[J];才智;2011年28期

3 刘显成;;就业困境催生高师美术学专业的教育内核转型[J];沧桑;2010年12期

4 殷建萍;;初中美术教育价值探究[J];成功(教育);2011年05期

5 邓坤;;新课程视阈下中小学美术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选择[J];大家;2010年12期

6 罗梓元;;电子档案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大家;2012年04期

7 吴凡;;浅析灰料在现代漆画表现中的美学价值[J];大舞台;2011年01期

8 李婷花;;运用情感模式进行审美教育[J];大舞台;2011年01期

9 谷炽辉;;小班教学在小学校外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年02期

10 刘宪春;彭勇;;浅谈美术微格教学[J];读与写(教师教育);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娅萍;;有容乃大——试论新时期美术教师前进的方向[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谷涛;体验的逻辑—现象学视野下的美术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3 席卫权;国内普通中学艺术设计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静;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图景:知识与行动的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玉霞;利用乡土资源优化初中美术教学的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曹强;中师美术教学中因材施教理念下的分层次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丽;杨家埠木板年画引入高中美术教学环节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春燕;江苏省盐城市中职学校美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管银叶;中学木刻版画课程与教学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何俊;中学美术体验性教学的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永芳;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庄元玲;图形创意教学与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姚仲娟;初中美术课“装饰”内容教学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姗;新课改下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设计模块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280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7280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2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