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戏剧是艺术的瑰宝。出于剧情、人物刻画和抒发感情的需要,莎士比亚在其戏剧中运用了较多的夸张修辞。相比于比喻和拟人,夸张数量不多,但其在戏剧的作用仍然是举足轻重的,研究夸张修辞仍有其价值所在。本文主要从概念整合这一视角对莎剧中的夸张修辞进行相对系统的研究。概念整合是四个心智空间通过投射、映射和动态的模拟彼此连接起来,产生新的关系和构造,最终形成新意义和新概念的动态的、创造性的认知活动。一般来说,概念融合包含四个心智空间,即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融合空间。基本概念整合网络模型可以分为四种:简单型、境像型、单域型和双域型。本文以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为语料,考察莎剧中的夸张修辞,运用概念整合理论中的网络模型挖掘夸张修辞格背后的认知机制和理解机制,分析莎士比亚悲剧的夸张修辞的四个空间和网络模型构成,将夸张分为简单型整合类夸张、镜像型整合类夸张、单域型整合类夸张以及双域型整合类夸张,并用相应的翻译实证进行了论证分析。最后,运用概念整合翻译观对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现有主要汉译本(朱生豪、梁实秋、卞之琳和方平的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三种夸张修辞的翻译策略:完全对应投射法、半对应投射法(原文投射和译语投射)和无对应整合投射法。每种翻译策略适用于不同情况下夸张修辞的翻译,从而形成较为妥帖的译文。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I046
文章目录
提要
Abstract
Abbreviation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1.3 Methodology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Research on Shakespeare's Plays
2.1.1 Research on Shakespeare's Rhetoric
2.1.2 Overview of the Translation of Shakespeare's Plays
2.2 Research on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2.2.1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2.2.2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and Translation
2.2.3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and Hyperbole
Chapter 3 Hyperbole in Shakespeare's Plays and Its Cognitive Analysis
3.1 Hyperbole
3.1.1 Definition
3.1.2 Classification
3.1.3 Research on Hyperbole at Home and Abroad
3.2 Hyperbole in Shakespeare's Plays
3.2.1 Direct Hyperbole
3.2.2 Indirect Hyperbole
3.3 Cognitive Analysis of Hyperbole under CBT
3.3.1 Simplex Blending hyperboles
3.3.2 Mirror Blending hyperboles
3.3.3 Single-scope Blending hyperboles
3.3.4 Double-scope Blending hyperboles
3.4 Summary
Chapter 4 Strategies for Translating Shakespeare's Hyperboles under CBT
4.1 Translation Network of Shakespeare's Hyperboles under CBT
4.2 Translating Strategies of Hyperboles in Shakespeare's Plays
4.2.1 Complete Corresponding Projection
4.2.2 Semi Corresponding Projection
4.2.3 Zero Corresponding Blending Projection
4.3 Summary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General Summary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Bibliography
Publications during the Postgraduate Program
Acknowledgements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论的发展与理论前沿[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刘颖;;反语认知的概念整合理论解释[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年10期
3 朱响艳;;概念整合理论对翻译教学的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郭淇;;概念整合理论在辅助二语输出方面的重要性[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5 苏小兰;;概念整合理论的隐喻阐释特点[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6 张佳易;;概念整合理论在英汉新词意义建构中的解释力[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卢美艳;;概念整合理论和关联理论的比较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8 尤晓刚;;概念整合理论发展及应用[J];科技信息;2010年32期
9 马荣;;概念整合理论的基本原理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10 许泽芳;;概念整合理论对诗性隐喻的认知阐释[J];价值工程;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莹莹;概念整合理论视野下的会意字意义生成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琳;“有A无B”的认知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江凤;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的英语复合动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雷玉洁;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楚辞》中的隐喻英译策略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4 李若冰;概念整合理论视野下的新闻事件流行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赵瑷;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英语新闻标题意义阐释[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
6 李小翠;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夸张修辞及其汉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韩玮;虚拟运动的概念整合理论解读[D];山东大学;2009年
8 栾丽娜;概念整合理论对双关的认知阐述[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弓迎春;概念整合理论对相声的解释力[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10 付瑶;概念整合理论指导下的《红楼梦》歇后语认知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
2739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739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