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为与不可为:“大数据”对美术研究领域的介入
发布时间:2020-07-30 04:22
【摘要】:正在美术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会注意到一个现象,几乎每一次重大的科学技术的变革,及其带来的观念变化,都对艺术创作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透视法的发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摄影术的发明带来了印象派的反拨,色彩光学的研究影响了新印象派,电影中的蒙太奇技术影响了立体主义,电脑技术与机械复制催生了波普艺术,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像艺术的发展曾得益于数码技术与网络编程的发展,包括当下方兴未艾的VR、3D打印等等,既为新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可能,也对既有的艺术形态产生了
本文编号:27750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赖富本宏 ,李勤璞;喇嘛教美术研究的方法[J];美苑;2001年06期
2 傅以新;少数民族美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9年02期
3 陈伟安;;全球时代美术研究的孤岛——以岭南地域美术研究为例[J];中国画画刊;2014年02期
4 ;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年03期
5 周春花;;“艺术的终结”与美术研究方式[J];美术向导;2008年05期
6 李锦胜,张敏慧;黄钺的美术研究[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7 段炼;;视觉文化与艺术史研究中的符号学[J];美术观察;2014年06期
8 ;导读[J];中国美术研究;2013年04期
9 ;“当代艺术与批评”有奖征文[J];世界美术;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2775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775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