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角下王安忆《长恨歌》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315.9;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爱霞;;《长恨歌》教学设计[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年02期
2 杜艺彤;;清唱剧《长恨歌》之《山在虚无缥缈间》作品音乐分析及美学意义初探[J];北方音乐;2017年05期
3 高淑玲;;我这样教学《长恨歌》[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年22期
4 张悦;;一篇长恨有风情——《长恨歌》的主题探究[J];文教资料;2017年21期
5 李一之;;上海心·流水情·尘世错爱——论《长恨歌》中女性悲歌之源[J];语文学刊;2010年02期
6 赵方辉;赵康圣;;《长恨歌》主题辨析[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年04期
7 李进立;;《长恨歌》主题辨析[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张晓英;;论《繁花》和《长恨歌》中的上海怀旧书写[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9 冯文丽;;《长恨歌》主题的“叙事”与“传播”[J];汉字文化;2017年10期
10 杨航琴;;《长恨歌》传唱经久不衰成因考[J];名作欣赏;2017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相录;;《长恨歌》三题[A];东方丛刊(2001年第1辑 总第三十五辑)[C];2001年
2 李玫;;文学与影视作品中的上海书写比较——以《长恨歌》为例[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邓娟;;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浅析王安忆《长恨歌》中王琦瑶的悲剧命运[A];人文与科技[C];2016年
4 张艳;;《长恨歌》中的弄堂时空体及主人公的演变[A];第一届罗山人文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6年
5 刘亚萍;;谈《长恨歌》的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6 黄小芳;;王安忆《长恨歌》的语言艺术[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7 曾军;;观看都市的方式[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民翔;;浓墨重彩歌圣爱——《圣爱歌》剧本创作絮语[A];中国演员(2010年第6期总第18期)[C];2010年
9 滑丽艳;;长恨歌(第二课时)教学案例[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案例展论文集[C];2013年
10 王云;;连理枝考论[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律国翔;毛泽东手书《长恨歌》为什么没有写完?[N];科学时报;2011年
2 肖翘;《长恨歌》抖包袱了吗?[N];中国艺术报;2018年
3 沈杰群;唱出来的《长恨歌》好听到哭 经典从未失色[N];中国青年报;2018年
4 张凯 本报记者 黄博;《长恨歌》:一幕舞剧暖热冰冷华清池[N];中国青年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吴桐;中国故事,让世界一起聆听和创作[N];解放日报;2017年
6 江岚;英韵歌长恨:《长恨歌》数种英译述评[N];中华读书报;2016年
7 晁瑞;《长恨歌》为何一票难求?[N];中国旅游报;2015年
8 记者 郭青 通讯员 刘骊平;《长恨歌》2013演出季辉煌落幕[N];陕西日报;2013年
9 高字民;从实景演出到景观戏剧[N];光明日报;2009年
10 新华社记者孙丽萍;“别后重逢”[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姚榕华;《长恨歌》与唐代宫廷文化生活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毕磊菁;讲述心灵世界的故事[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萍萍;《长恨歌》的创作理念和审美倾向[D];中国戏曲学院;2018年
2 季敏杰;王安忆小说《长恨歌》英译叙事学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9年
3 张文雅;翻译社会学视角下《长恨歌》的英译本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8年
4 顾菲儿;关联理论视角下王安忆《长恨歌》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5 钟景悦;《长恨歌》英译本中前景化语言再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6 高燕;展现他者:从陌生化理论角度浅析王安忆《长恨歌》英译本[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7 王伟;王安忆的《长恨歌》的语篇衔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7年
8 曾颖;《长恨歌》英译本中的王琦瑶形象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6年
9 徐
本文编号:2802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802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