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改写理论视角下的《四世同堂》回译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7 18:56
   老舍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享有“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等。长篇代表作《四世同堂》共分三部。第三部后十三章丢失,后由马小弥据英文缩译本,将其回译成中文。关于马的回译的研究非常匮乏。本研究选择马小弥和赵武平的回译本进行对比,以改写理论作为切入,对两个译本进行研究,以期发现其背后所受的赞助人,意识形态和诗学因素制约。研究发现:马译本存在大量删减,增添,替代,有意误译;赵译本直译为主,删改较少,仍有误译。赞助人方面,马小弥身处文化圈,回译由权威出版社和杂志赞助,影响较大;赵武平的赞助人不具影响力。诗学方面,老舍作品经典化后,成为主流诗学的一部分,这决定了译者只能模仿其语言特点,不能随意回译。两译者分别以不同方式,对其‘整体语言’进行模仿,使用北京方言和口语化措辞,模仿老舍语言特色。意识形态方面,马小弥属于勒菲弗尔划分的“保守”极权意识形态下的译者。马译本大量删减对祁瑞全不利的语句,将其过分美化,塑造了一个“高大全”的抗日者形象。对反面人物,则有意增添污蔑称呼和描述,故意误译源语。对于涉及民族,国民党的表达,采用替代方式,隐去‘汉族’、‘中华民国万岁’、‘青天白日旗’等;赵武平直译较多,更还原人物内心冲突,传递老舍原文。
【学位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H315.9;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敏;李永东;;街道的日常与政治:《四世同堂》中的节日与“反节日”书写[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04期

2 韩赫明;;场域视角下的《四世同堂》翻译研究[J];海外英语;2018年01期

3 吴泓;;《四世同堂》专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8年01期

4 ;微记录[J];档案春秋;2016年12期

5 范亦豪;;《四世同堂》——老舍的“神曲”[J];博览群书;2017年02期

6 曹志钢;;《四世同堂》[J];戏剧文学;2017年04期

7 吴静;;试析《四世同堂》的幽默语言[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8 林培源;;从“世俗风物”到“死亡意识”——重读老舍《四世同堂》的叙事时空及“现实主义”问题[J];中国图书评论;2017年11期

9 欧阳群英;;老舍《四世同堂》的雅俗共赏[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10 王智杰;;老舍《四世同堂》的“杂语”特色[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子燕;;老舍《四世同堂》中老派市民形象浅析[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论文精选(上卷一)[C];2004年

2 山口 守;;浦爱德与义和团事件——两个国家,两个文化[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3 谢立科;;菊花茶护眼[A];2009年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济楚;从《四世同堂》看七夕风俗的生活味[N];中国艺术报;2019年

2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史承钧;关于老舍《四世同堂》的《预告》[N];文汇报;2019年

3 深圳商报记者 聂灿;《四世同堂》“消失”的16章终于“找”回来了[N];深圳商报;2017年

4 谢昭新;《四世同堂》战争事件的时间叙事[N];中华读书报;2017年

5 毕冰宾;关于《四世同堂》回译的回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6 周绚隆;关于《四世同堂》的英译与回译[N];中华读书报;2017年

7 谢昭新;《四世同堂》消失的手稿讲了什么[N];解放日报;2017年

8 张君成;更接近巨著原貌[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年

9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四世同堂》在美佚失原稿找齐[N];光明日报;2016年

10 王子墨;迎接《四世同堂》“归来”[N];光明日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斌;现代汉语“是”字句然否类型联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朴希亘(Park,Hee Sun);《四世同堂》改编研究[D];北京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俊成;社会翻译学视域下的翻译手稿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2 赵晴;改写理论视角下的《四世同堂》回译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9年

3 李淑贤;《四世同堂》人物的亡国奴心态研究[D];河北大学;2019年

4 高娜;话剧《四世同堂》台词的语言学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5 夏怡;论《四世同堂》中的人性书写[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6 王勇慧;《四世同堂》的文学叙事[D];河北大学;2011年

7 姜素琼;《四世同堂》:长篇小说与宏大叙事[D];青岛大学;2013年

8 林小燕;《四世同堂》的女性形象[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9 祁青;从《四世同堂》看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动词差异[D];浙江大学;2009年

10 罗晓春;“打”的意义演变及使用范围考察[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13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813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e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