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主义影响下的媒体装置艺术
【学位单位】:鲁迅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J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屹东;;科学主义的实质及其表现形式[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年01期
2 李丽;;科学主义的价值之维[J];北方论丛;2007年02期
3 李侠;;科学主义与启蒙的两条出路[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俞小敏;;科学、科学主义与意识形态[J];科技风;2008年07期
5 汤本顺;梁庭欢;;论科学主义争论的起源及其分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浦艳秋;;西方科学主义批判的历史梳理及分类[J];黑河学刊;2008年05期
7 张今杰;论科学主义的兴衰[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年05期
8 赵华;现代西方科学主义哲学思潮评介[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胡存之;超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悖论的人学批判[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李侠,邢润川;论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主义的危机与局限[J];学术界;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许波;李亚晓;王凤;;科学主义心理学的人文缺失[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杨文登;丁道群;;以实践的观点看两种取向心理学的对立[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杨爱华;胡新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价值观——科学主义与工具主义并驾齐驱[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4 高衍超;;科技:从改造到理解——科学技术进步模式的本质追问[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5 彭纪南;;从我国科学文化领域新近的两场论争所想到的[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丽;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之省思[D];复旦大学;2006年
2 王洪兰;科学主义与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耿红卫;科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永强;理性文明的追问[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艳秋;科学主义引发的现实困境及其解决路径[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2 胡江东;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现状及其分析[D];复旦大学;2014年
3 杨赛;科学主义影响下的媒体装置艺术[D];鲁迅美术学院;2015年
4 龚亮;科学主义的演进、历史作用与当代价值走向探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5 吴瑞清;科学主义的惯性[D];内蒙古大学;2004年
6 侯彪锋;科学主义的多态性及其本质[D];河南大学;2012年
7 宋U
本文编号:2814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814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