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科学主义影响下的媒体装置艺术

发布时间:2020-09-08 19:34
   在科学主义影响下,改变了我们所生活周遭的很多事物。比如:我们所生活在其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我们获得生活材料的方式和生产生活材料的方式;我们看问题的方式,我们想问题的方式,我们发现问题的方式,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等等。这些的改变不仅对于像我这样研究艺术的人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于各行各业的人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既然生活对我们提出要求,我们就要用新的方式方法去回应它。而对于我来说,这个回应就我在科学主义影响下对艺术的某些探索和研究。换句话说,在科学的前提下我对艺术的多种尝试,便是我对时代要求回应的一个缩影。一定的时代,一定的观念的影响之下,与其相应的便是某些具体的研究方法。科学主义也不例外。在科学主义影响下的具体研究方法,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有多种类型。按具体研究的最终目的划分,可以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按具体研究的具体内容的划分,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应用性研究。按具体研究的性质的划分,可以分为:定性的研究、定量的研究。对与具体的艺术创作而言,我们可以根据我们作品最终想表达的内容从上述的研究方法中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最基本的是要具备必要的科学素养。例如:数学、逻辑学、符号学、文本学、语言学、等等。在三年的研究生学习中,我对哲学、数学、逻辑学、符号学、文本学、语言学都或多或少地研究过,其中对哲学和逻辑学做过比较系统的研究。本文把装置艺术看作“人工系统”,并试图用系统论、逻辑学、分形数学方面的知识来论证其在科学前提下,艺术表达的多种可能性。
【学位单位】:鲁迅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J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屹东;;科学主义的实质及其表现形式[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年01期

2 李丽;;科学主义的价值之维[J];北方论丛;2007年02期

3 李侠;;科学主义与启蒙的两条出路[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俞小敏;;科学、科学主义与意识形态[J];科技风;2008年07期

5 汤本顺;梁庭欢;;论科学主义争论的起源及其分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浦艳秋;;西方科学主义批判的历史梳理及分类[J];黑河学刊;2008年05期

7 张今杰;论科学主义的兴衰[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年05期

8 赵华;现代西方科学主义哲学思潮评介[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胡存之;超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悖论的人学批判[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李侠,邢润川;论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主义的危机与局限[J];学术界;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许波;李亚晓;王凤;;科学主义心理学的人文缺失[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杨文登;丁道群;;以实践的观点看两种取向心理学的对立[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杨爱华;胡新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价值观——科学主义与工具主义并驾齐驱[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4 高衍超;;科技:从改造到理解——科学技术进步模式的本质追问[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5 彭纪南;;从我国科学文化领域新近的两场论争所想到的[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丽;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之省思[D];复旦大学;2006年

2 王洪兰;科学主义与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耿红卫;科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永强;理性文明的追问[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艳秋;科学主义引发的现实困境及其解决路径[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2 胡江东;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现状及其分析[D];复旦大学;2014年

3 杨赛;科学主义影响下的媒体装置艺术[D];鲁迅美术学院;2015年

4 龚亮;科学主义的演进、历史作用与当代价值走向探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5 吴瑞清;科学主义的惯性[D];内蒙古大学;2004年

6 侯彪锋;科学主义的多态性及其本质[D];河南大学;2012年

7 宋U

本文编号:28145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8145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b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