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名利

发布时间:2020-09-27 13:01
   《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作家威·梅·萨克雷的代表作,目前,在中国已有二十多个译本。其中,杨必的译本自1957年第一次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以来,一直受到中国文学翻译界和广大读者的赞赏与好评。研究发现,杨必的译本暗合了功能对等理论,其将翻译的核心放在处理文本和目的语读者的关系上。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尤金·奈达提出了在翻译理论和实践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奈达认为对等不仅是原语和目的语之间词汇和语法的转换,同时关注译文读者对译作的理解程度和效果,最终使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对该作品产生的反应相似,就是最理想的翻译。为了实现最理想的翻译,要求译者在翻译时找到与源语言最贴切、最自然对等的译入语。这为翻译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翻译思路。因此,本论文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探究杨必译本在翻译中是如何实现对等的。本论文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出发,在词汇、句子、篇章和修辞四个层面对杨必译本进行深入分析。在词汇层面,根据奈达对于词类的划分,从实体、活动、状态、特征、过程、连接、指示等七方面进行研究;在句子层面,根据奈达对于句子的划分,从七类核心句和句子转换两方面进行研究;在篇章层面,根据奈达对篇章的划分,从适当的重组和合并原文本的段落两方面进行研究;在修辞层面,根据奈达对修辞翻译的划分,从修辞格和非修辞格的转换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表明,译文能够更加清晰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译本在以上四个层面均达到了不同程度的对等。通过对杨必译本进行分析研究,本论文有以下两点发现。首先,译者在翻译时选取了形式改变但效果一致的词汇、对句子进行拆分和合并、对段落进行适当的组合以及将修辞格转换为非修辞格。其次,译者从四个层面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来实现功能对等:(1)词汇层面:译者主要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并通过细化、合译、省译、增译、替换等翻译技巧来实现对等;(2)句法层面:译者主要采用仿译的翻译方法,并通过分译、增译、转换等翻译技巧来实现对等;(3)篇章层面:译者主要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并通过合译和省译的翻译技巧来实现对等;(4)修辞层面:译者主要采用意译和改译的翻译方法,并通过增译和省译的翻译技巧来实现对等,使译本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需求,实现功能对等。
【学位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H315.9;I04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Research Questions
    1.4 Methodology of the Study
    1.5 Structure of the Study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Studies on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2.1.1 Foreign Studies on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2.1.2 Domestic Studies on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2.1.3 Studies on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Meaning
    2.2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Vanity Fair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The Developments of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3.2 Main Concepts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3.3 Standard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Readers’Response
Chapter Four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Vanity Fai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4.1 At Lexical Level
        4.1.1 Entities
        4.1.2 Activities
        4.1.3 States
        4.1.4 Processes
        4.1.5 Characteristics
        4.1.6 Links
        4.1.7 Deictics
    4.2 At Syntactical Level
        4.2.1 Kernel Sentence
        4.2.2 Sentence Conversion
    4.3 At Textual Level
    4.4 At Rhetorical Level
        4.4.1 Irony
        4.4.2 Metaphor
        4.4.3 Personification
        4.4.4 Metonym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cknowledgements
References
Academic Achievements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子萌;;浅析功能对等理论下“一带一路”的不同译法[J];汉字文化;2018年22期

2 付向东;韩竹林;;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旅游宣传翻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8年10期

3 吕梅;刘继华;;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广告英译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19年02期

4 谢萱;;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中英文模糊数字对比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年04期

5 竺露莎;余笑;;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红楼梦》中“风”类复合词隐喻翻译研究[J];大众文艺;2019年22期

6 骆慕晴;;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以Helping Your Anxious Teen一书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7 刘颖;;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政论文翻译中的应用——以2014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例[J];文教资料;2016年33期

8 谭淑芳;;中文新闻报道中新词的翻译策略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11期

9 杨挺扬;;浅谈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师;2012年20期

10 张峗娇;张军;;浅谈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价值与局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齐佳佳;;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料理翻译——以“ハンバ0啊蔽齕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8年年会暨“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翻译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2 林闽敏;;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看校训汉英翻译原则[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艺;;功能对等理论下的中国菜名英译策略[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7年年会暨“一带一路”视域下少数民族文化外宣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4 吴央;何泠静;;功能对等理论下客家饮食文化英译研究[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7年年会暨“一带一路”视域下少数民族文化外宣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5 苗琛琛;;从目的论看电影《暮光之城》的字幕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佘明媛;黎晓容;;从功能对等理论看新闻翻译的语言特点——以《经济学人》中发表关于G20峰会的文章为例[A];贵州省翻译协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语言文化与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7 李雪;;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政府工作报告中汉语特色词汇维译浅析——以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为例[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七卷)[C];2018年

8 陈艺;;从功能对等理论视角浅析古诗英译难点[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7年年会暨“一带一路”视域下少数民族文化外宣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9 高岚岚;;论日文商标汉译的“三美”[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俊歌;《中国STEAM教育发展报告》(节选)汉译英翻译报告[D];山东科技大学;2018年

2 李莹;《丝绸之路经济带》(节选)汉译实践报告[D];山东科技大学;2018年

3 任筱;《创新与自主学习教育》(节选)汉译实践报告[D];山东科技大学;2018年

4 苏金超;《艺术地球》的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山东科技大学;2018年

5 焦靖;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UniFi Controller用户指南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东华大学;2019年

6 肖媛媛;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旅游景点文本的英译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9年

7 汪t

本文编号:28279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8279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7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