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中国早期佛教圣树图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8 19:45
   随着佛教的兴盛,南北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域外圣树大量出现,圣树图像进入兴盛阶段,成为石窟、壁画、金铜佛、造像碑、墓室、佛造像塔等载体中重要的佛教题材。通过梳理中国早期佛教遗迹中的圣树图像,明显可以看出各地区圣树在不同载体中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且具有浓厚的地域性特征,印度式圣树与中原式圣树并存,因此整体圣树图像呈现“和而不同”的面貌。国与国、地区之间文化的相互影响使圣树的衍化趋于中国化。因此中国早期佛教圣树图像具有独特的艺术面貌,逐渐形成形式多样化、载体本土化、题材丰富化、含义广泛化、表现装饰化的艺术特征。圣树的中国化风格是印度早期佛教美术圣树图像与中国本土圣树文化、造型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多元文化进一步推进圣树图像的中国化进程。在隋唐及以后圣树图像继续衍化,神圣色彩逐渐淡化。总之,中国早期佛教美术有选择性地保留、吸收了部分外来圣树文化及形式,结合中原本土圣树文化,建立了独立的成熟的本土化的圣树体系。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19
【部分图文】:

本生,图片,芒果树


却成为了苦行僧。图像中的哑巹王子在双树树荫下盘腿而坐的形象正是苦行僧修行的形象,身边便是标志性的象征图像。第三,巴尔胡特佛塔中雕刻了芒果树图像,与栏io相结合。佛传故事“yG园布施”中左下角雕刻芒果树树上挂着果实,树木与栏io组合。

网页,图片,芒果树,图像


却成为了苦行僧。图像中的哑巹王子在双树树荫下盘腿而坐的形象正是苦行僧修行的形象,身边便是标志性的象征图像。第三,巴尔胡特佛塔中雕刻了芒果树图像,与栏io相结合。佛传故事“yG园布施”中左下角雕刻芒果树树上挂着果实,树木与栏io组合。

树图,菩提树,佛塔,博物馆


盛时期(公元 3 世纪)。在此章节仅讨论无佛像时代象征佛陀的圣树图像。公元前 3 世纪,早期佛教美术象征符号已经存在。如:菩提树、z6律「恰⒎鹱阌 ⒎鹱取0⒙昀叩倏脊挪┪锕莨莶氐牡窨獭捌刑崾饔敕鹚刑崾饔肜竔o组合,具有强烈的空间感和透视感。枝叶茂盛,树上装饰花环有质朴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扬;;浅议我国早期佛教图像的传播[J];黄河.黄土.黄种人;2017年14期

2 陈昱羲;;浅析麈尾在早期佛教艺术中的运用[J];艺术品鉴;2016年12期

3 崔连仲;早期佛教的社会思想和伦常观[J];世界历史;1989年05期

4 邱振亮;中西合壁 佛道混杂——对中国早期佛教艺术的一点看法[J];齐鲁艺苑;1989年04期

5 廖明君;何志国;;中国早期佛教艺术探源[J];民族艺术;2007年04期

6 唐长寿;四川早期佛教遗物辨识[J];东南文化;1991年05期

7 温玉成;“早期佛教初传中国南方之路”质疑[J];四川文物;2000年02期

8 王公伟;神异与中国早期佛教的传播[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佛教最早由南路传入中国日本[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2年02期

10 吴焯;;四川早期佛教遗物及其年代与传播途径的考察[J];文物;199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何志国;;论早期佛像在长江流域的传播[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永仁;;从《中论》看龙树思想与早期佛教经验主义的不协调性[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杜立婕;;佛教之于“城市化”意义的社会学诠释[A];都市文化研究(第12辑)——城市史与城市研究[C];2015年

4 汤惠生;;青海玉树勒巴沟地点2发现的吐蕃初期的佛教摩崖[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谷文彬;“外来和尚会念经”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2 刘剑锋 江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所;早期佛教解经实践与涅i梅鹧Х⒄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邓恩娟;问道佛源[N];国际商报;2009年

4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新闻学院 曹然;中国古代佛教的传播方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记者 张天源 刘琛;企业家眼中的佛教管理[N];福建工商时报;2007年

6 王鹤琴 青岛大学国学研究院副教授;罗汉图中的祝寿习俗[N];中国文化报;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晏丹丹;中国早期佛教圣树图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2 禹春晖;早期佛教缘起论中爱支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3 苏思铭;早期佛教涅i盟枷胙芯縖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4 刘柳;早期佛教sa(?)kh(?)ra(行)的逻辑核心意义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5 苏钰;中国早期佛教图像地域特征及其成因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李亮;早期佛教佛身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7 刘群;早期佛教的无我观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8 邓新航;巴蜀早期佛教石窟造像艺术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9 邓志龙;中古早期佛教雕刻的形成[D];广州美术学院;2017年

10 杨小丹;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妇女妆饰的影响[D];福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29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829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c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