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李渔《闲情偶寄》戏剧理论的英译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4 11:20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戏剧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戏剧在古代中国的地位却远不如诗歌,文学作品的主要创作者——士人阶层普遍将诗视作正统,而认为戏剧登不了大雅之堂,并将写戏剧作品的士人视作粗鄙之辈。因此中国古典戏剧的创作高峰比诗歌要晚的多,而与戏剧作品创作息息相关的专门的戏剧理论研究也迟迟没有全面开展,有的只是散落于戏剧作品间的寥寥数语的评价,有的仅是关于音律的研究,而对于戏剧作品来说不可或缺的结构却鲜少有人重视。直至清代,李渔倾注一生心血,集前人之大成,又开历史之先河,创作了《闲情偶寄》,这才打破了这一局面。它是中国古典戏剧史上第一部完整全面的戏剧理论专著。《闲情偶寄》内容丰富,包括戏剧理论、养生、居室等,其中戏剧理论代表了中国古典戏剧理论的最高峰。他的戏剧理论一直是国内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与中国本土的李渔戏剧理论研究热形成鲜明对比是西方世界对于李渔及其戏剧理论的惨淡境况:许多西方的戏剧理论家在相关的著作中都没有提及过李渔,《闲情偶寄》至今也没有全译本。可见李渔戏剧理论虽有很大的价值,但却并没有引起西方世界的注意。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促进世界文化交流,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必须要加大对《闲情偶寄》的外译传播,扩大李渔戏剧理论的世界影响力。本文通过研究《闲情偶寄》的文本,深入分析其中的戏剧理论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闲情偶寄》外译的价值以及其外译推广策略。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李渔的生平简况及《闲情偶寄》的成书背景。在《闲情偶寄》的成书背景中,表明了李渔戏剧理论是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而来的。第二章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在分析《闲情偶寄》文本的基础上,详细探究了李渔的戏剧理论。二是李渔戏剧理论不仅在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就是在世界理论史上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同时向外译介传播古典文本也是时代和国家的需要,因此承载着李渔戏剧理论的著作《闲情偶寄》的外译传播势在必行。第三章主要论述了《闲情偶寄》中戏剧理论的传播现状,并尝试性对李渔戏剧理论的关键词和关键语句进行了翻译,探讨了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翻译的一些策略第四章主要基于李渔《闲情偶寄》戏剧理论的外译传播探讨了中国古典文学文本的外译传播策略。主要从翻译策略、政府支持、传播媒介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政府支持为中国古典文学文本的外译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障,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可以提高文学文本的外译质量,传播媒介为古典文学的传播拓宽了渠道,这三者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外译传播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缺一不可。
【学位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H315.9;I04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李渔的生平简况及其著作《闲情偶寄》的成书背景
    1.1 李渔的生平简况
    1.2 《闲情偶寄》的成书背景
第二章 闲情偶寄的戏剧理论及其对外传播的必要性
    2.1 《闲情偶寄》的戏剧理论
        2.1.1 结构第一
        2.1.2 雅俗共赏的戏剧语言
        2.1.3 音律第三
    2.2 李渔《闲情偶寄》戏剧理论的对外传播必要性
        2.2.1 李渔《闲情偶寄》戏剧理论的艺术价值
        2.2.2 助力传播文化,提升软实力
第三章 《闲情偶寄》的戏剧理论的传播现状及文本试译
    3.1 《闲情偶寄》戏剧理论的传播现状
    3.2 《闲情偶寄》戏剧理论文本试译
        3.2.1 戏曲剧论关键词试译
        3.2.2 《闲情偶寄》戏曲理论部分文本试译
第四章 《闲情偶寄》的译介传播策略
    4.1 重视翻译工作灵活采用翻译策略
        4.1.1 直译意译相结合
        4.1.2 归化与异化相结合
    4.2 政府的大力支持
    4.3 采用多元化的传播媒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长江;19世纪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2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丽;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54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854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d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