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雅明“辩证意象”思想研究
【学位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0-0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辩证意象”的现实文化契机
第一节 语言的堕落
第二节 经验的贫乏
第三节“灵晕”的消散
小结
第二章“辩证意象”的思想来源
第一节 超现实主义的影响
一、对梦幻的迷恋
二、超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
第二节“星丛”理论
一、劝谕文的表达方法
二、理念的“星丛”
三、对单子论的借鉴
第三节 寓言与“辩证意象”
一、作为艺术形式的寓言与“辩证意象”
二、寓言式批评与“辩证意象”
三、寓言——文学领域的“辩证意象”
小结
第三章“辩证意象”的多维透视
第一节 破坏·碎片·停顿——“辩证意象”的运思机制
一、破坏——“辩证意象”的前提
二、现象碎片——“辩证意象”的构成
三、停顿——“辩证意象”引发的效果
第二节 忧郁的沉思——“辩证意象”的情感基础
一、忧郁气质
二、“辩证意象”的忧郁性
第三节 辉煌中的灾难——“辩证意象”的批判维度
一、对资本主义文明幻境的指认
二、对历史“进步”观的批判
小结
第四章“辩证意象”的指归
第一节 立于“当下”——“辩证意象”所体现的救赎时间
第二节 世俗的启迪——“辩证意象”对历史主体的唤醒
第三节 精神还乡——“辩证意象”对原初社会的怀念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睢园竹;技术时代的艺术处境——本雅明与艺术现代性问题[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04期
2 刘永谋;本雅明之死[J];读书;2003年02期
3 罗如春;灵韵脉脉尽氤氲——论本雅明的“灵韵”观[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研究生论丛);2003年S1期
4 斯蒂芬·布隆纳;朱宁嘉;;修复碎片:瓦尔特·本雅明的救世唯物主义(第一部分)[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4年00期
5 马友平;古典与现代的交融——对本雅明“美”的独特含义的解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赵勇;于闽梅;;笔谈:特定历史境遇中的本雅明[J];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02期
7 李云刚;;整合还是颠覆:阿多诺与本雅明之争[J];求索;2007年03期
8 纪逗;;本雅明的历史观解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03期
9 刘思聪;;震惊体验与艺术的政治化潜能——本雅明论电影与摄影[J];文艺评论;2008年03期
10 马大康;张书端;;作为艺术生产力的技术——本雅明论艺术与技术[J];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文杰;艺术“裂变”时代的美学[D];复旦大学;2009年
2 刘志;思与诗的张力[D];浙江大学;2005年
3 孙善春;神学还是马克思主义?[D];浙江大学;2007年
4 纪逗;论本雅明的历史和时间意识[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高乾;本雅明寓言式翻译思想[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朝辉;困与解困:本雅明都市理论的精神视域[D];青岛大学;2010年
2 马友平;拯救与回归——本雅明现代艺术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范英豪;论本雅明的赎救美学[D];苏州大学;2002年
4 杜晓娟;论本雅明的文艺批评思想[D];新疆大学;2003年
5 樊柯;本雅明艺术审美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6 刘建茂;论本雅明的文艺思想[D];郑州大学;2004年
7 姚云帆;本雅明早期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吕瑞新;论本雅明艺术救赎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树娟;本雅明大众文化理论探析[D];兰州大学;2012年
10 张亮亮;本雅明文艺生产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55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855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