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智能社会中的无功利性艺术接受者

发布时间:2020-12-16 09:19
  艺术与媒介共生,历史中每一次"材料""传播"的历史变革将会带来艺术形式、艺术接受、艺术审美翻天覆地的巨变。智能时代使得当代艺术接受者对艺术作品的无功利影响是什么呢?这一问题显然既实际又复杂。不过,媒介冲击固有艺术形式促使艺术"膜拜价值"走向"展示价值",在极速的感官刺激中艺术"原真性"被削弱,艺术作品不请自来。因而,艺术接受者不再仅仅存在于积极主动和消极被动两种状态中,无功利"空白"接受开始出现。视觉方面的接受不再以聚精会神的方式发生,而是以熟悉闲散的方式出现,因而无功利性"空白"接受开始出现。它很少存在于一种紧张的凝神状态中。而是存在于一种轻松的顺带性观赏中。 

【文章来源】:黑河学刊. 2020年06期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审美与无功利性接受“空白”接受
    (一)空白
    (二)无功利性接受
二、媒介与无功利性“空白”接受
    (一)“碎片化”接受
    (二)“程式化”接受
    (三)艺术向下
三、其他因素与无功利性“空白”接受
    (一)格式塔效应影响无功利性
    (二)偶然性影响无功利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艺术接受之变:传统艺术·传媒艺术[J]. 鲁乾辉.  美与时代(下). 2019(07)
[2]网络电影评论的情感倾向性分类研究[J]. 唐利.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8(06)
[3]当代媒介环境中的艺术接受[J]. 夏秀.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4(12)
[4]艺术形式与情感关系的融合——论苏珊·朗格的符号美学[J]. 熊立.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0(02)
[5]“品味”的审美心理过程及特征[J]. 邓新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1)



本文编号:29199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9199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5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