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从译者主体性看《嘉莉妹妹》两个汉译本中的创造性叛逆

发布时间:2017-04-11 21:00

  本文关键词:从译者主体性看《嘉莉妹妹》两个汉译本中的创造性叛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拟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对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进行研究,对比了西奥多·德赛莱所著《嘉莉妹妹》的两个中译本里的创造性叛逆,进而来探讨不同译本中创造性叛逆的不同是译者主体性差异的表现。翻译活动是复杂的,它既是模仿,又是创造;既是语言的,又不仅仅是语言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研究重心逐渐从单纯的语言研究转向对目的语文化的研究,对翻译主体因素的关注也随之增加。翻译逐渐被看作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创造性和叛逆性必不可免,创造性叛逆的概念应运而生。“创造性叛逆”一词最早于1958由法国语言学家罗伯特·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提出,他主张创造性叛逆存在于所有的翻译中并赋予原文本在目的语文化中的第二次生命。文学翻译既要再现充满异国情调的原文内容与艺术审美,又要做到与原文语言形式的对等,忠实对等和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共存。而且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其背后有着深层的理由和动机。译者作为翻译行为的主体,其主体性的发挥与译文中的创造性叛逆有着紧密的联系。作者试图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来解释《嘉莉妹妹》两个中译本里的创造性叛逆现象。本文通过对比裘柱常和王克非的两个译本在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创造性叛逆发现他们存在很大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得出正是因为两位译者在翻译目的、意识形态、文化立场及创造力这些主体性方面的不同才使得其各自译本中的创造性叛逆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两个译本的译者通过充分发挥其主体性,选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通过增添、删减、改写、文化过滤等手段来实现对原作的再创造。总而言之,两个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是其主体性的充分体现,同时译者主体性也构成其创造性叛逆的深层动机。
【关键词】:嘉莉妹妹 文学翻译 创造性叛逆 译者主体性 意识形态操控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4-5
  • ABSTRACT5-7
  • 摘要7-10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0-18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0-11
  • 1.2 Research Rationale11-13
  •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13-14
  • 1.4 Research Objective and Questions14-15
  • 1.5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15-16
  • 1.6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6-18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8-24
  • 2.1 Previous Studies on Chinese Versions of Sister Carrie18-23
  • 2.1.1 Previous Studies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in ChineseVersions of Sister Carrie19-21
  • 2.1.2 Previous Studies of the Translator’s Feminist View in ChineseVersions of Sister Carrie21
  • 2.1.3 Previous Studies of the Reception of Chinese Versions of SisterCarrie in China21-22
  • 2.1.4 Previous Studies of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Chinese Versionsof Sister Carrie22-23
  • 2.2 Significance and Limitations of Previous Studies23-24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24-36
  • 3.1 Definition and Nature of Creative Treason24-27
  • 3.2 The Subject of Creative Treason27-29
  • 3.3 Definition and Nature of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29-30
  • 3.4 Manifestations of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30-34
  • 3.4.1 The Translation Purpose of the Translator31
  • 3.4.2 The Ideological Manipulation of the Translator31-32
  • 3.4.3 The Cultural Stance of the Translator32-33
  • 3.4.4 The Creative Competence of the Translator33-34
  • 3.5 Creative Treas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34-36
  • CHAPTER FOUR A COMPARATIVE STUDY36-64
  • 4.1 Sister Carrie and Its Two Chinese Versions36-39
  • 4.1.1 The Story of Sister Carrie36-38
  • 4.1.2 Qiu Zhuchang and His Chinese Version of Sister Carrie38-39
  • 4.1.3 Wang Kefei and His Chinese Version of Sister Carrie39
  • 4.2 Creative Treason on Linguistic Level in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39-56
  • 4.2.1 Comparison of the Translation of Words39-47
  • 4.2.2 Comparison of the Translation of Sentences47-51
  • 4.2.3 Comparison of the Translation of Titles51-56
  • 4.3 Creative Treason on Cultural Level in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56-62
  • 4.4 Summary62-64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64-68
  • 5.1 Major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64-66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66-68
  • REFERENCES68-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莎;;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及其限度[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高国庆;;论“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中的价值性[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3 朱德红;;“创造性叛逆”对描述翻译研究的肯定和背离[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于雪坤;吴自选;;再思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5 赵静;郝芹;;从译者的身份看创造性叛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6 于建华;;对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07期

7 邵爱琴;;从《David Copperfield》两种中译本的比较看文学翻译中的再创造性叛逆[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年02期

8 吴仙仙;邵东芹;;关于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J];科技信息;2009年33期

9 王超;;从《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译本看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吕兆芳;周晓凤;;浅议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小刚;创造性叛逆:概念、理论与历史描述[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文娟;解读译者的创造性叛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澈力木格;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3 龙艳秋;论《丰乳肥臀》葛浩文译本中的创造性叛逆[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朱倩茹;论毛泽东诗词英译本中的创造性叛逆[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方亚运;从改写理论看葛浩文《酒国》英译中的创造性叛逆[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6 蒋娜;《与小姨同游》第1-7章汉译实践报告[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贾广林;中国现代散文英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3年

8 邓冰;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9 杨乐;[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6年

10 王云静;创造性叛逆在儿童科幻文学翻译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从译者主体性看《嘉莉妹妹》两个汉译本中的创造性叛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99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999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c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