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汉语诗歌英译中的“诗”“乐”互动——以庞德译诗为例

发布时间:2021-01-29 06:49
  汉语诗歌中的"诗"和"歌"从来都不分家。自《诗经》以来,汉语诗歌具有了"诗""乐"互动的特点,并成为了儒家"诗教"传统的一部分。美国大诗人庞德的汉语诗歌英译完美地传达了"诗"和"乐"的互动,从而较好地在目标语中实现了汉语诗歌的教化功能,值得中国译者借鉴。 

【文章来源】:西部学刊. 2020,(18)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诗经》中的“诗”“乐”互动及诗教传统的形成
三、庞德译诗中的“诗”“乐”互动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建构诗与歌乐舞的联系探源——基于美国汉学家周策纵、陈世骧、王靖献《诗经》研究的歌乐舞视域考察[J]. 胡燕春.  中国文学研究. 2019(01)
[2]亚里士多德论诗乐教育[J]. 陈斯一.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9(01)
[3]《诗经》中的隐喻世界[J]. 蓝纯,尹梓充.  中国外语. 2018(05)
[4]音乐审美结构论视域下的《文心雕龙》“诗乐观”解析[J]. 张斌.  四川戏剧. 2017(10)
[5]三向对比:庞德《胡关饶风沙》英译诗中的创造性叛逆[J]. 卢巧丹.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4(04)
[6]中国古典艺术对庞德诗学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影响[J]. 王湘云,申富英.  云南社会科学. 2011(03)
[7]埃兹拉·庞德对李白诗歌的西化[J]. 朱谷强,刘筱华.  外国语文. 2010(06)
[8]论误译对中国五四新诗运动与英美意象主义诗歌运动的影响[J]. 王东风.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06)
[9]语势与取势:庞德《青青河畔草》译诗研究[J]. 谢丹.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03)
[10]关于“诗经”经化史的考察[J]. 蒋海生.  东北师大学报. 2000(04)



本文编号:30064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0064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c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