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听觉的格式塔——谢弗自然主义声音理论及其现象学方法
发布时间:2021-02-12 15:01
围绕重视完形整体、重视主体知觉活动的主导思想,谢弗上承麦克卢汉,同样以对视觉霸权、理性主义批判为出发点,将主导技术、经济环境、政治条件等视为决定特定社会中主体感知能力水平的重要条件,借助生态学系统和生物学内涵发明术语框架,最终构建出理想的格式塔理论模型。无论是音乐创作中对大自然声音的运用,还是文学批评中对歌德、哈代以及维吉尔等作家笔下乡村声音景观的分析,谢弗始终关注寂静的、高保真的自然声音景观,力求通过最生动、本真、原初的听觉经验,溯源人类存在的多重含义。这种指向现象学立场的研究方法,虽不无保守、神秘色彩,却为当代声音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范式。
【文章来源】:东岳论丛. 2020,41(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声音对象”与“声音事件”:声音研究的整体性视角
二、“自然律动”与“万物有灵”:自然主义的声效生态观
三、散点透视与感性显现:来自东方禅宗美学的启发点染
四、听觉体验与现象学方法:声音研究的审美建构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绘画时空观对庞德诗学思想的影响[J]. 高莉敏. 中国比较文学. 2019(02)
[2]声音的乌托邦——R.M.谢弗自然主义的声音理论及其批评[J]. 张聪. 山东社会科学. 2018(01)
[3]走出视觉霸权,洗耳恭听世界[J]. 张聪. 现代哲学. 2017(06)
[4]“媒介即信息”与庄子的技术观——为纪念麦克卢汉百年诞辰而作[J]. 金惠敏. 江西社会科学. 2012(06)
[5]西方学界论现象学方法及其对美学研究的意义[J]. 张永清. 学术月刊. 2004(08)
本文编号:3031040
【文章来源】:东岳论丛. 2020,41(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声音对象”与“声音事件”:声音研究的整体性视角
二、“自然律动”与“万物有灵”:自然主义的声效生态观
三、散点透视与感性显现:来自东方禅宗美学的启发点染
四、听觉体验与现象学方法:声音研究的审美建构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绘画时空观对庞德诗学思想的影响[J]. 高莉敏. 中国比较文学. 2019(02)
[2]声音的乌托邦——R.M.谢弗自然主义的声音理论及其批评[J]. 张聪. 山东社会科学. 2018(01)
[3]走出视觉霸权,洗耳恭听世界[J]. 张聪. 现代哲学. 2017(06)
[4]“媒介即信息”与庄子的技术观——为纪念麦克卢汉百年诞辰而作[J]. 金惠敏. 江西社会科学. 2012(06)
[5]西方学界论现象学方法及其对美学研究的意义[J]. 张永清. 学术月刊. 2004(08)
本文编号:3031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031040.html